揭开保健品消费陷阱五大陷阱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近年来,随着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揭开阱“花钱买健康”的保健保健型消费成为许多老年人的选择。然而,品消当前保健品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费陷老年人对于保健品的陷阱认知也存在较多误区。为防止老年消费者掉入不良商家的消费陷阱,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时,揭开阱不要被“免费”洗脑,保健要认清“养生”讲座的品消促销本质。 “药到病除”不可信。费陷保健食品不是陷阱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揭开阱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保健声称可以包治百病,使用“根治”“药到病除”等字眼,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健康讲座”为促销。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免费活动”为洗脑。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活动,有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权威证明”属虚构。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专家义诊”是骗局。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诱导,进行体检或咨询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新苏滁高新区把好民生计量关_
- 澳门昨日新增66例阳性病例,其中31例在社区发现
- 貿易戰 中國態度放軟 全力拉攏美國富豪|天下雜誌
- 20个网红打卡点+13条精品线路带你“黄金周”玩转泉州
-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济源工作站成立
- 上街里!百名青岛网红大V齐聚老城“逛”春天
- 驾校迎来“学生潮” 青岛6月驾考报名一半是高考生
- 泉州推出88项文旅活动 迎中秋国庆“黄金周”
- 企业拒招有过劳动仲裁经历的人员引热议 你怎么看?
- 支持者歸隊!侯康民調緊追賴蕭 柯盈配第三
- 东玛克打造的首款“会思考的麦克风” 亮相青岛高教展
- 国家卫健委:昨日本土新增“10+12”
- 高收益 低风险 低投资 网银理财成时尚
- 春节期间市区公交运行时间调整
- 记住这个温州男孩潘展乐!17岁的他有望成为中国新“飞鱼”
- 事关烟花爆竹!海宁最新明确
- 父亲坚守老房子28年不搬家 只为让失踪儿子找到回家的路
- 高考录取季 浙江有哪些“考事”?看7月浙考日历
- 北京三号系列卫星添新丁 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北京三号B星—新闻—科学网
- 平安人寿青岛分公司提醒:虚假“养老服务”陷阱须警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