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大陆追梦13年:看到自身无限可能
中新社武汉5月10日电 题:台青大陆追梦13年:看到自身无限可能 中新社记者 马芙蓉 13年前,台青赖彦君独自跨越海峡,大陆到自来到武汉求学,追梦梦想成为一名法律人。身无如今,台青她得偿所愿,大陆到自成为身兼大学教师、追梦律师、身无调解员、台青公益普法志愿者等多重身份的大陆到自“法律教育工作者”。 “我希望成为一股力量,追梦支持每一位追寻梦想的身无青年。”这位“90后”女孩近日受访时说,台青期待以自身经历展示在大陆求学的大陆到自丰硕成果,吸引更多台青前来施展才华、追梦实现梦想。 攻读法律专业是赖彦君的坚定选择。高中毕业后,她只身来到武汉大学。“武大法学学科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是我向往的学术殿堂。”她说。 初到武汉,人生地不熟,加之气候、饮食等不适应,赖彦君有些彷徨无助。 幸运的是,她得到武大师生们的热心帮助。“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我度过了充实又美好的10年。”赖彦君先后取得法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她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比赛和活动,多次获得奖学金,并成为武汉大学法学院首位来自台湾的学生会副主席。 最让赖彦君开心的是,硕士研究生期间,她通过了大陆的司法考试,成为湖北首位台湾执业律师,由此开始为两岸民众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公益法律服务。 “踏上公益之路,源于感恩。”赖彦君坦言,每次遇到挫折,老师、同学以及朋友们的关怀鼓励带给她勇气和力量,她希望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台胞是赖彦君重点服务的对象。“我在台湾出生、长大,能够对台胞的所思所想感同身受;在大陆学习、工作,了解大陆法律法规及政策。”她发挥所长,免费为在大陆就业、创业、求学的台胞提供法律咨询、公益普法等服务,并协助台胞处理婚姻、劳动、合同等纠纷案件。 博士毕业后,赖彦君选择留在武汉。她通过湖北“千岗迎台青”专场招聘会,入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成为一名法学教师。同时,她还是一名律师,承接法律顾问、商务谈判等业务。 2022年,她又多了个新身份,成为国台办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创设的“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调解员,经常以在线方式,为台胞提供纠纷调解服务。 因表现突出,赖彦君获得2022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截至目前,在湖北学习就业创业的台青有1200多人。赖彦君常以过来人身份,向他们分享求学、考研、求职经验。“大陆广阔的舞台让我看到自身的无限可能。”她表示,希望与更多台湾青年在大陆这片热土上,一起努力拼搏,一起游览山河,一起品尝酸甜苦辣,一起追梦、筑梦、圆梦。(完)
- 最近发表
-
- 北京公布5起安全生产执法“筑安”行动典型案例
- 《山道猴子的一生》:再有人說台灣本土題材沒市場,可以把一根仿蠍塞進他嘴巴裡
- 《MOVING異能》破Disney+觀看紀錄掀韓劇熱潮,迪士尼高層:「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
- 安東尼波登《半生不熟》:該不該去念廚藝學校?讓我來幫你省點錢吧,「不需要」
- 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
- 《今夜來放送》:多年後我們談起文夏,想起的是才華洋溢,及灑脫又專情的作風
- NASA洞察號探測器與深空網路:發現火星自轉每年快4毫秒,內部有熔融狀態的金屬核心
- 「築地場外市場」名店口味、人氣商品介紹!500日圓品嚐黑鮪、真鯛生魚片
- 中国代表团的香会时刻:“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 我們都曾當過「山道猴子」,別讓自己成為「來不及」的那個人
- 随机阅读
-
- 评论:“点对点”返岗无需隔离,为农民工复工清障
- 《地納於心》:公屋詩系的記憶書寫,獨一無二的地方經驗和場所精神
- 《山道猴子的一生》與神曲〈羅剎海市〉引爆熱潮,因為都是「現在進行式」
- 試圖推翻2020大選:川普喬治亞州投案,20萬美元交保、要求延後出庭
- 熊猫首都 生态天堂 青衣江畔的生态之歌
- 郭台銘獨立參選引發藍營炸鍋,預計下週啟動連署作業,趙少康:意在促成「郭柯合」
- 那些將錯就錯的字:拼命就拼命吧,學者不用再拚命揪錯了
- 《你不該討好全世界,卻冷落了自己》:AA制是婚姻殺手?讓我以「資深AA制夫人」娓娓道來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保健食品标志规范标注指南》
- 環保署升格環境部,下轄4署1院,末代署慶細數36年環保成果
- 《地納於心》:公屋詩系的記憶書寫,獨一無二的地方經驗和場所精神
- 習近平把問題本質看得非常清楚,於是秦剛與中國青年失業率都消失了
- 走出村小的学生正在服务杭州亚运,让我看到教育的意义
- 《不斥責、不讚美、不命令,工作竟然變順利》:告訴年輕部下如果真覺得不行,就要說「我做不到」
- 《旅行許可證》:《科學怪人》作者瑪麗雪萊令人意外的「委託」——偽造護照申請
- 《有點噁的科學》:不放屁的話你就會爆炸,在那之前還會被迫先用嘴巴噴屁
- 明确目的 总结自我 做靓志愿者名片
- 淺談《山道猴子的一生》:一個關於「景觀殺人」的故事,不嘲笑別人欲求的符號,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 為何減肥時容易出現「餓怒症」?人類錯把飢餓當成非常不愉快的情緒,實際上有演化因素存在
- 4種人格易釀心血管疾病,醫師提醒:風險不亞於糖尿病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