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发展:训练数据即将遭遇瓶颈
得益于神经网络规模的发展扩大以及海量数据的训练,人工智能(AI)在过去10年间突飞猛进。训练“做大做强”的数据策略,在构建大型语言模型(LLM)上取得了显著成果,遭遇ChatGPT就是瓶颈一个典型的例子。 然而,发展《自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等多家杂志网站指出,训练AI扩展正逼近极限。数据一方面,遭遇AI“吞噬”着越来越多的瓶颈能源;另一方面,滋养无数模型成长的发展传统数据集,正被LLM开发人员过度开垦。训练 训练数据即将遭遇的数据瓶颈已悄然浮现。有研究机构预测,遭遇到2028年左右,瓶颈用于训练AI模型的数据集典型规模将达到公共在线文本总估计量的规模。换句话说,AI可能会在大约4年内耗尽训练数据。与此同时,数据所有者(如报纸出版商)开始打击对其内容的滥用行为,进一步收紧了访问权限,这正在引发“数据共享”规模上的危机。为此,开发人员必须寻找变通之道。 数据集供需失衡 过去10年间,LLM的发展显示出了对数据的巨大需求。自2020年以来,用于训练LLM的“标记”(或单词)数量已增长100倍,从数百亿增加到数万亿。一个常见的数据集RedPajama,包含数万亿个单词。这些数据会被一些公司或研究人员抓取和清洗,成为训练LLM的定制数据集。 然而,可用互联网内容的增长速度出乎意料的缓慢。据估计,其年增长率不到10%,而AI训练数据集的大小每年增长超过一倍。预测显示,这两条曲线将在2028年左右交汇。 与此同时,内容供应商越来越多地加入软件代码或修改条款,阻止爬虫及AI抓取其数据。在这些内容中,被明确标记为限制爬虫访问的数量,从2023年的不足3%猛增到了2024年的20%至33%之间。 当前,围绕AI训练中数据使用的合法性,试图为数据提供商争取应有赔偿的多起诉讼正在进行。2023年12月,《纽约时报》向OpenAI及其合作伙伴微软提起了诉讼,指控其侵犯了版权;今年4月,纽约市Alden全球资本旗下的8家报纸联合发起了一起类似的诉讼。对此,OpenAI表示,《纽约时报》的诉讼“毫无根据”。 若法院最终站在内容提供商一方,支持其获得经济赔偿,那么对于AI开发人员,尤其是那些资金紧张的学者而言,获取所需数据无疑将变得更加艰难。 新方法有待印证 数据匮乏对AI的传统扩展策略构成了潜在挑战。 寻找更多数据的一个途径是收集非公开数据,如社交媒体消息或视频文字记录。然而,这种做法的合法性尚存争议。 一些公司选择使用自己的数据来训练AI模型,如Meta利用虚拟现实头显收集的音频和图像进行训练。但各公司政策不同,包括Zoom在内的一些公司则明确表示不会使用客户内容训练AI。 另一种选择可能是专注于快速增长的专业数据集,如天文学或基因组学数据,但其对训练LLM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尚不清楚。 如果AI接受除文本之外的多种类型的数据训练,可能会为丰富数据的涌入打开闸门。Meta首席AI科学家勒丘恩强调,人类通过观察物体而“吸收”的数据远超用于训练LLM的数据量,机器人形态的AI系统或许能从中获取经验。 此外,制造数据也是解决之道。一些AI公司付费让人们生成训练内容,或使用AI生成的合成数据来训练AI。这已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数据源。然而,合成数据也存在问题,如递归循环可能巩固错误、放大误解,并降低学习质量。 小模型更专更精 另一种策略是摒弃模型“越大越好”的开发观念。一些开发者已在追求更高效、专注于单一任务的小型语言模型。这些模型需要更精细、更专业的数据以及更好的训练技术。 12月5日,OpenAI发布了新的OpenAI o1模型。尽管该公司未透露模型的规模或训练数据集大小,但o1采用了新方法:在强化学习上投入更多时间,让模型对每个回答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标志着一种转变,即从依赖大规模数据集进行预训练,转向更注重训练和推理。 当前,LLM可能已饱览互联网大部分内容,或许无需更多数据即可变得更智能。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模型从多次读取给定数据集中学到的内容,与从相同数量的唯一数据中学习到的内容一样丰富。 合成数据、专门数据集、多次读取和自我反思等因素的结合,或将共同推动AI的进一步飞跃。
- 最近发表
-
- 广州春运十三天旅客发送量较2019年下降逾五成
- 【藝遊嚮導】5/31
- 我的AI男友-真實或虛妄的愛(二):Replika始終不是「他者」,從來都只是用戶的「複本」
- 美國新免疫療法震撼血液腫瘤界:6個月臨床實驗後,12名直腸癌患者「癌細胞清零」
- “杨皮肤”教你春季怎样保养皮肤
- 「六年後,陪審團讓我重獲新生」:安柏赫德被認為「行為惡意」,強尼戴普將獲得1035萬美元賠償
- 圖案太像摩斯漢堡、配色是抄孟加拉國旗?俄羅斯新版麥當勞Logo引發討論
- 【影評】紀錄片《還有一些樹》:在種族以前,你得用手指去指
- “群星”荟萃架天梯 银河拱桥迎最佳观赏季
- 《地獄地圖》:非善非惡、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的「中間世界」——靈薄獄、巴爾撒克、中陰
- 随机阅读
-
- 打喷嚏也骨折?他们只想做普通人丨硬核唠科
- 【影集】Netflix《愛x死x機器人》第三季:〈吉巴羅〉可說是「純藝術作品在串流平台上傳遞」的典範
- 與外國人交談感到「無癮」,怎麼辦?
- 香港晚報:黃浩銘出獄,盼與戰友「為香港民主、社會公義奮鬥」
- 广西梧州设立行刑衔接检验实验室 提升市场监管办案效能
- 魏晉風雲之八王之亂(三):趙王篡位、三王伐趙,第二期動亂就像開了加速器
- 《歷史揭密!武藏 vs. 小次郎》:傳聞「日本劍聖」宮本武藏從不洗澡?
- 【專訪】烏克蘭總統辦公室軍事顧問:我們最大的損失就是馬里烏波爾淪陷
- 浙江绍兴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 【小說】《螞蟻》序:螞蟻聚落以集體邏輯運作著人類個體的各種功能,我們認識螞蟻也看見了自己
- 談俄烏戰爭如何終局:是「歷史最後一人」還是真的「戰到最後一人」?
- 美國最高法院對女權與槍枝的奇異解讀,要從保守派看待憲法的角度說起
- 制止餐饮浪费|江西公布第三批典型案例
- 普亭將自己比作俄羅斯沙皇彼得大帝:「沒有奪走什麼,只是把屬於自己的拿回來」
- 《閱讀夏LaLa》Ep. 32:疫情當前先別群聚吃肉粽,在家讀享詩歌與生命的美好交會
- 《怪奇物語4》真香!單週觀看2.86億小時,創下Netflix串流新紀錄
- 广州春运十三天旅客发送量较2019年下降逾五成
- Meta面臨8起青少年相關訴訟,造成飲食失調、嚴重憂鬱與睡眠障礙,母親指控FB、IG與11歲女兒的自殺有關
- 歐洲議會外委會通過「捍衛多邊主義」報告、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外交部:持續與歐盟深化合作
- 【專訪】《我有結婚病》作者陳又津:什麼樣的女性適合往結婚紅毯直奔而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