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行万里推广荔枝,陈浩潮讲典型村产业振兴之道
随着气温逐渐攀升,荔枝爱好者们“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产业愿望开始高涨。广州市增城区作为著名的货车浩潮荔枝之乡,近年来产出的行万型村仙进奉荔枝大受市场欢迎。2023年,广荔仙村镇基岗村仙进奉荔枝年产量达1200吨,枝陈振兴之道年产值约1.01亿元。讲典基岗村也凭借仙进奉荔枝产业,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货车浩潮 近年来,行万型村基岗村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广荔“头号工程”,树牢“产业第一”的发展思维,依托产业园开发建设和转型升级的契机,推进自留地开发利用,推进“仙进奉”产业做大做强。去年11月,基岗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 一棵荔枝树振兴一条村。4月18日,农业科技特派员田头课直播走进基岗村,推广荔枝种植技术,听村长分享荔枝树与基岗村振兴的故事。 农技特派员田头课直播走进基岗村 “进奉”有了“身份证” 广州荔枝的好吃,不管是古时的文人墨客还是今日的“吃货”都争先称道。广州增城盛产荔枝,比较特色且知名度较高的是水晶球、桂味、糯米糍等。而近年来,后来者居上的品种当属仙进奉荔枝。 “进奉”二字源于该品种前身曾作为贡品供奉给康熙皇帝,而“仙”字则是来自品种产地“仙村镇”。 现任仙村镇基岗村党委书记的陈浩潮,家族世代与荔枝为伴。他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基岗村分田到户,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几棵荔枝树,到了90年代,村民纷纷感觉“进奉”荔枝与其他荔枝相比个头大、颜色好、保鲜期长,便开始在村里的两棵“进奉”母树上嫁接种植。 “但产量小、种植少这个客观事实,让‘进奉’的名气远不如糯米糍,基岗村民常常拿仙进奉冒充糯米糍来卖。”陈浩潮说。 时日长了,熟识的客商主动找上门来,直接要求收购假糯米糍,因为“假的好吃”。陈浩潮这时注意到基岗村的假糯米糍渐渐有了名气,决定下功夫推广这个品种。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基岗村村民通过高接换种的方式,大力推广种植仙进奉品种。“之前并不是没有人做过,但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陈浩潮说。 陈浩潮在直播中分享荔枝树与基岗村振兴的故事 陈浩潮动员一些大种植户,一起改良品种,把村庄原本的糯米糍、妃子笑等品种的荔枝树以高接换种的方式改成“仙进奉”品种。从村里仅有两棵嫁接母树发展至今,已拥有近三千亩地的种植面积。 同时,他还向相关部门递交申请,为仙进奉谋求一个合理的“身份”。2010年,广东省种子总站专家组织勘察并通过了品种鉴定。 自此,仙进奉荔枝有了“身份证”,也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期。2012年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仙进奉商标;2014年制定省质量标准,并申办广东省名优产品认证;2013-2017年被广州市农业局列为主推品种;2022年,仙村镇仙进奉荔枝获评“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产品证书”;2023年,入选全国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 带荔枝北上“自驾游” 基岗村种植荔枝的历史悠久,其出产的迟熟荔枝品种仙进奉荔枝以果色鲜艳、清甜微香、肉质爽脆、稳产、耐储存等特点远近闻名。每年6月至7月,到荔枝成熟季,红彤彤的果实缀满枝头,各地采购客商纷至沓来,好不热闹。不过,仙进奉荔枝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寂寂无名”。 “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宣传这个品种的机会。”陈浩潮说。不管是增城每年举办的历史文化节还是各种旅游节活动,陈浩潮都带着宣传资料和产品去参加,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宣传行动还属“和荔枝的一次自驾游”。 陈浩潮介绍,2018年5月,炎炎夏日,陈浩潮组织基岗村的党员干部、专业合作社骨干开展一场名为“增城荔枝中国万里行”的创新性宣传活动。他们用货车运载挂着鲜果的活荔枝树,途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天津等多个城市,一站一站地宣传推介。 这一举措让很多没见过荔枝的人倍感新奇,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了仙进奉荔枝。他们一行人历时16天到达北京鸟巢体育馆,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美食博览会”,一路推广,成功打响了仙进奉在南粤之外的名声。 仙村镇镇长钟灼坤(右一)与基岗村村长陈浩潮(左一)在基岗村荔枝博物馆 在展会结束后,他们还将参展且具有纪念意义的的荔枝树赠予中国科学院,使仙进奉荔枝在首都扎根,进一步拓宽了仙进奉在北京的销售市场。 “荔枝种植是一个不可磨灭的产业,在增城随便一条村庄都找得到历经改朝换代、战火洗礼的百年甚至千年古荔,我们要做的就是祖祖辈辈去做好传承。”陈浩潮说。 为了将仙进奉带出国门,陈浩潮在2014年成立了广州市仙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仙基”牌仙进奉荔枝,随后还牵头成立合作社。 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宣传到位了,品质也不能掉队。陈浩潮介绍,基岗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采用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包装,促进内部资源、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减轻了种植户的风险。 同时,积极与各大物流企业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协调仓储保鲜冷链设施资源,为荔枝集中储藏保鲜冷链转运提供条件,缩短货品产地集货时间,并邀请京东、邮政以及顺丰等快递公司以及果农种植户宣传“荔枝寄邮”优惠政策以及“寄递+金融”的服务,为荔枝全链条发展集中在村子里创造了条件。 再加上宣传带来的品牌效应,仙进奉荔枝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专业合作社负责果农的技术培训、生产指导、品牌维护,还享有仙进奉荔枝销售价格的定价权。”陈浩潮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种植户的风险,实现无论是产量“小年”还是“大年”都保持年年增产增收的好势头。 随着基岗村规模化种植大户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村民返回“家门口”创业就业,而且加入仙进奉荔枝专业合作社的村民收成有分红、务工有报酬,年收入可达5万元到8万元,多的超10万元,大家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农业科技特派员“送技上门” “仙进奉产业发展壮大的要素除了荔枝自身品质过硬、宣传到位之外,荔枝种植管理技术也不可或缺。”陈浩潮表示,每当荔枝管理重要时节来临之前,来自农技推广部门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就会“送技上门”,从新园构建、幼树管理、保花壮果、疏花疏果、病虫害管理甚至到农机操作技术和农业保险政策等“全套”技术支撑。 “如今,基岗村种植荔枝2362.5亩,其中仙进奉种植1907.5亩,占总面积的80.7%。我们能有这样成绩也离不开农业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支持。”陈浩潮说。 广州市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廖美敬在基岗村进行仙进奉荔枝种植技术推广已有多年。“当下雨季高温多湿,尤其要注重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要给树体施用足量壮花壮果肥,满足营养需求,保障后期膨果营养需要,也要做好花量调控,可采取人工,机械及药物疏花3种方法。盛花期要在旱天喷水,雨后摇花,谢花后抢喷施赤霉酸等药物保果和壮旺树环割保果。”廖美敬像往常一样,带来了当下仙进奉管理的技术要点。 除了推广农技,廖美敬还是仙进奉品种选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近年来,仙进奉品种逐步打入高端市场,售价高达60—240元/千克,种植效益非常显著。现在“仙进奉”荔枝已经红遍全国荔枝主产区,推广面积高达十几万亩,成为助农脱贫、乡村振兴的“摇钱树”。 广州市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廖美敬讲解荔枝管理技术 目前,“百千万工程”正在岭南大地如火如荼地推进。基岗村在陈浩潮的带头作用下,建成荔枝博物馆等项目,推动仙进奉荔枝由“农产品”向“文化产品”蝶变,以农文旅融合进一步带动仙进奉荔枝销售,助力农户增收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撰文】王惠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市七家医院建“公安民警救治绿色通道”
-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民生领域节前检查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开辟“川质通”平台直播渠道
- 江西九江:全力守护农村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在行动!
- 制止餐饮浪费|北京延庆开展宣教活动
- 上海:7335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强化导向管理着力提升广告监管效能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十九条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枯草芽孢杆菌中胞壁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芽孢的影响(二)
- 山西省运城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 安徽出台19条举措力促平台经济发展
- 云南省九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 党建插上“信息化翅膀”
- 山西多举措促进登记注册质量再提升
- 杜绝“美颜神器” 坚决取缔“生鲜灯” 云南市场监管在行动!
- 上海:7335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 寒假促就业行动务实又暖心
- 聚焦“网络零售、餐饮服务、直播营销”!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合规指引
- 云南省四部门联合开展秋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 “无事不扰 触线必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建立A级食品生产企业“触发式”监管新模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