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發炎反覆發生 長期下來會變成癌症嗎?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慢性 「啊!我的發炎反覆發生手好痛啊!」如果局部有紅腫,長期成癌一定是下來發炎了,不過,會變發炎除了引起急性的症嗎劇烈疼痛之外,根據醫學研究發現,慢性發炎反應還可能是發炎反覆發生血管硬化、腎纖維化、長期成癌肝硬化,下來甚至是會變促使肝癌、潰瘍性大腸炎、症嗎大腸癌等發生的慢性原因之一。在2004年的發炎反覆發生《時代雜誌》封面就直接表示,發炎是長期成癌神秘殺手,與心臟病、癌症、阿滋海默症及其他疾病有驚人的關聯性,因此,千萬不可輕忽身體的發炎反應。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許宏志說,慢性發炎(Inflammation)的英文字根來自於拉丁文Inflammo,原意是點火燒、點亮的意思,這也形容了它在體內引起的反應。通常來自身體對於有害刺激的複雜生物反應,包括致病原、遭破壞的組織或刺激物等,而引起身體發炎的致病源有3種,可能是細菌、黴菌或病毒。 組織或器官的碰撞、破壞等,也可能引起發炎,例如打籃球被蓋火鍋時手指被壓,發生所謂的「吃蘿蔔乾」,或是扭傷、身體撞到桌腳瘀傷,以及按摩時間太久、太用力等,也可能因局部組織破壞而引起發炎。外來的刺激物質對皮膚的刺激,例如使用辣椒膏、薄荷油、果酸等產品,也會引起局部發炎。 許宏志指出,急性發炎的疼痛特徵是尖銳地痛、痛很準確地定位在受傷部位,慢性發炎的特點則是紅腫熱痛的症狀不明顯,但因為發炎會產生發炎物質,所以,可能會在局部產生積液。有許多人出現局部腫脹,從裡面可抽出積液,通常都是慢性發炎的現象,許宏志說:「積液是疼痛的面具。」在復健科中常看到疼痛長期無法解決的患者,都能從他們的關節中抽出積水。 慢性發炎的第二個症狀是因組織一直浸泡在充滿發炎物質的組織液中,可能會造成結構上的不穩定。第三個特徵是疼痛會轉位,也就是產生遠端疼痛反應。此外,慢性發炎引起的疼痛也會改變,一開始是從急性疼痛的尖銳痛變成悶悶鈍鈍的痛,而且疼痛會從單一位置而變成一整區、整片式的痛,甚至會再轉變成沒有特定的感覺,麻、痛、痠、木等各種感覺都可能同時存在,這些症狀都和慢性發炎有關係。 慢性發炎到了一個階段,疼痛可能會變得敏感、激化,例如碰到冷空氣或熱就會使疼痛更加強,比如像牙敏感症,吸到冷空氣或喝冰水就痛到不行。另一種情況則是會使疼痛感覺閥值降低,可能輕輕碰到或覺得風吹過皮膚,就痛地難以忍受,這種情況稱為「Allodynia」異常性疼痛,如果發現身體上有這種疼痛變化,就要懷疑是否有某個部位有慢性發炎的情況。 急性發炎其實是人體的保護機制,當有外來物入侵或身體受到撞擊後,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開始啟動保護機制,免疫系統開始釋放組織胺、白血球、嗜中性球等來對抗,並分泌自由基、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素等「親發炎性因子」來對抗並殺死入侵物。 但因為這些親發炎性因子對正常的細胞也有破壞性,所以,當對抗外來物的戰爭結束後,免疫系統需要啟動抗發炎機制,釋放抗發炎因子、撤離白血球、讓巨噬細胞清除死亡的病原菌、白血球,並且啟動修復機制,促進細胞修復、再生,以及修補受損的組織。但當免疫系統無法正確判斷是否仍有異物入侵,完成對抗病菌的任務後,仍持續運作的話,反而會攻擊自己的細胞組織,就變成慢性發炎。 其實,人體本來就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像急性發炎產生的自由基,正常情況之下,人體是可以代謝掉的,沒有正常代謝掉的,反而造成細胞膜或細胞內脂質、蛋白質等破壞,而這些被破壞的化學物質殘留在體內,甚至可能引起基因突變,而引起全身性的破壞。什麼樣的原因會影響人體的這種機制?雖然目前原因未明,但邱仲峰認為,和飲食過度、大量食用高脂肪、高糖食物,又缺乏運動等的作息不正常很有關係。 研究發現,慢性發炎和很多慢性病有關,包括心肌梗塞、腎臟衰竭、阿茲海默症等,現在還發現也和糖尿病有關。在數十年前醫界曾有人提出病毒感染和癌症有關,但被譏為無稽之談,後來證實包括肝癌、胃癌、鼻咽癌、子宮頸癌……等,都和病毒感染有關,但病毒感染並不代表一定會變成癌症,會演變成癌症的,通常和感染後引起的慢性發炎脫不了關係。 感染病毒後,為了要在人體內生存,會移轉到人體中,首先會造成基因突變,像B肝病毒影響細胞的DNA、C肝病毒則影響細胞的RNA,EB病毒感染後引發鼻咽癌、T細胞淋巴瘤等癌症有關。而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後,患者陰部常會有慢性發炎的分泌物如白帶等症狀,還有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後,容易發生胃發炎疼痛的症狀等。 這些病毒感染後常無症狀,部分人會有不適症狀,那是因人體產生對抗病毒的免疫反應,若本身抵抗力好,多數人的免疫系統可幫助產生抗體,例如B肝感染後,約有8~8成5可以產生抗體,近2成變成慢性帶原者,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也是一樣。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身體冒「8跡象」=免疫力正在下降! 脹氣、突然食物過敏都是警訊麻、痛、痠、木感,都是慢性發炎
發炎是人體保護機制
慢性發炎和癌症有很關係
。睡很久還很累、臉上爆痘,恐是身體發炎! 醫教你「5招」抗炎:小麥製品要少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大批实习岗位虚位以待!南方报业2023实习生招聘启动
- 高盛同意以7950万美元和解1MDB相关诉讼
- 安徽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
- 榆林市发改委召开煤炭价格政策宣讲会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 北京师资圆和田“大学梦”
- 7家A股公司二季度以来获百家公募基金调研医药生物和电子板块最受青睐
- 黄奇帆:适时建立锚定在自身GDP含税量与国债信用上的人民币之锚
- 猪肉价格连续两个月回升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底气渐足
-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志愿者在行动
- 国内商品期货多数收涨焦煤涨超6%
- 安徽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
-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3例
- 福建泉州公布15起免罚轻罚典型案例
- 泰国外交部长率大型贸易代表团赴沙特洽谈经贸合作
- 华尔街巨头突然"全面看多"中概股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大举抄底
- 现货钯金突破2000美元/盎司
- 龙眼新品种(系)引种南宁的果实发育和品质变化规律比较(一)
- 证监会:将组织力量大力清理压缩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网络生存空间
- 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落地在即符合条件券商可申请试点资格
- 生物谷:公司有千金藤素药品批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