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果點、蒂頭,選購水梨3關鍵!放冰箱前1動作更保鮮
水梨質地清脆多汁,表皮含水量高達89%,果點關鍵更保且熱量低並含有醣類、蒂頭動作膳食纖維、選購箱前鮮鉀、水梨維生素C、放冰維生素B群、表皮果膠等營養素,果點關鍵更保有「百果之宗」的蒂頭動作美譽。因此中醫領域鋪片認為水梨有潤肺止咳、選購箱前鮮清熱通便之效。水梨 農委會表示,放冰若平時飲食習慣多為燥熱性食物、表皮藥物或中了酒毒,果點關鍵更保體內火氣較高,蒂頭動作出現口乾舌燥,可以將水梨打成汁,或切片拌些甘草鹽食用,爽脆清甜,可以清熱降火。 台灣作為水果盛產地,水梨在不同季節也都可以見到,只是品種和口感、口味都不太一樣,根據農委會介紹,夏秋兩季在市面上可以吃到的當季新鮮水梨,多為以下品種: 黃金梨:於6月下旬至7月中旬採收,外觀為圓形,屬於大果,果肉顏色白至乳白,肉質細緻多汁。 新興梨:於7月上旬至8月上旬採收。外觀為圓形或長橢圓形,屬於大果,果肉顏色白至乳白,肉質脆且多汁。 新世紀梨:於8月上旬至9月上旬採收。外觀為圓形或扁圓形,屬於中大果,肉質細緻且多汁。 寶島甘露梨:根據種植地分為8月中旬、9月底至10月上旬採收。外觀偏圓,屬於大果,平均果重超過800克,肉白、質脆且多汁。 寶島晶新梨:根據種植地分為8月中旬、9月底至10月上旬採收。外觀較圓,算是大果,肉白、質脆多汁。採收後建議存放一段時間,風味更佳。 常逛市場的人或許會發現水梨價差很大,有些精緻禮盒擺在冷藏櫃裡,單顆就要價破百。但其實只要掌握訣竅,也能用划算價格買到新鮮美味的水梨。 農委會建議幾種挑選細節可以多留意: 外觀形狀:果形應選圓而端正者佳,果點大而分布均勻,熟度與風味最佳。 觀察蒂頭下方的窩:是雙數的,臍深且周圍較圓,蒂頭的根部粗的就細膩多汁且甜。 判別成熟度:外觀有光澤,稍有通透感,品質最好。外觀較暗,有粗糙感者,果肉粗、硬實、糖度低。果肉軟則已經過熟,口感不佳。 果粒大小適中:過小通常為發育不良導致果肉粗、硬、水份少,但若特大也會果肉較粗、甜度較低。 看到新鮮便宜的水梨總想多買一點,放在家裡慢慢吃,而水梨最好保存方式就是冷藏,才能維持冰涼爽脆的口感,但也不是直接擺進冰箱就夠了,有1個方式可以讓水梨即使存放一段時間,也依然能保持新鮮: 將水梨以報紙、廢紙包起來,再放入塑膠袋中;袋口只要稍微打結,別綁死,以免濕悶。 如此做法,一來可以防止冰箱吸乾水分,二來避免因水氣凝結加速腐敗,甚至滋生細菌。記得將包裝好的水梨放入冰箱的蔬果層,避免太靠近出風口而造成凍傷。事實上,水梨根據不同品種和採收方式,保存期限也略為不同,但還是建議在1~2週內吃完,把握最新鮮美味的食用時機。 水梨冷藏過後爽脆冰涼的口感,讓人在夏秋燥熱之際會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但身體健康有以下狀況者,在食用時需特別注意份量: 慢性腎臟病患者:由於身體無法正常代謝鉀離子及水分,必須依據醫師指示,每天控制飲水量之外,也會限制鉀攝取。 營養師林雨薇建議,儘管水梨含鉀量不高,但若為嚴格限制鉀時期,1次吃1顆水梨,就已經吃了將近1/3的每日鉀建議攝取量。建議平時腎病患者,每日淺嚐1份即可。 糖尿病患者:林雨薇指出,水梨含碳水化合物比例相對較低,影響血糖程度也較小。若糖尿病人飲食規劃,單餐吃一份水果類(含15公克碳水化合物)來換算,則豐水梨可以吃160g,約1飯碗份量,而香蕉僅能吃半條左右。 若喜歡吃水果又怕影響血糖,水梨十分適合。然而一般水梨都較大顆,且果糖含量高,所以1天仍建議勿超過2份。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為:好吃水梨怎麼挑?就看表皮、果點、蒂頭!加碼放冰箱前1動作更保鮮) 延伸閱讀:當季水梨有哪些?
想買新鮮好吃的水梨怎麼挑?
水梨放冰箱前先這樣做,更保鮮
水梨好吃,但這些族群必須適量
。草莓8年第1!美公布2023「農藥殘留最多12種蔬果」:菠菜、四季豆也中 烹煮1動作減殘留量
。美公布2023「農藥殘留最少15種蔬果」!酪梨、玉米最乾淨 逾半數大家超常吃
。香蕉怎麼挑才營養?如何保存久又不黑?夏日吃蕉必看「7大QA」
。如何挑蚵仔才新鮮?可以冷凍保存嗎?2023夏日吃鮮蚵必知「5大QA」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大麦“大卖”!大麦花篮成新宠,有人花1.5万定制
- 夜晚暴露光線過多 憂鬱症風險增3成
- 国台办回应刘畊宏带动两岸民众健身热潮:谁都阻挡不了两岸同胞走亲走近
- 螽斯化石解读2亿年前的“交响乐”—新闻—科学网
- “反诈宣传服务令”:“现身说法”的缓刑人员社区矫正
- 我国有近7亿人近视!专家:小学生发病率达35.6%初中生71.1%
- 中国科学院: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
- 台鐵違規記點制上路 滿7點終身不可開車
- 恶意抢注“全红婵”商标,别让他们得逞
- 韓媒:伊朗在韓國被解凍資產已被轉移至瑞士央行
- 国家卫健委: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
- 49.6℃!全球有记录以来最强热浪确定,致数百人死亡
- 小记者穿战斗服 体验当小小消防员
- 规划新鲜出炉!事关所有海宁老年人!
- 遭遇车祸目睹奶奶身亡 男孩住院,医护做法好暖
- 成都生物所发现滑蜥属新种——汶川滑蜥—新闻—科学网
- 高收益 低风险 低投资 网银理财成时尚
- 两只退市股申请重新上市
- 新春走基层丨河北涿鹿:县城的21点 烟火旺 人气足
- “闻”出来的病?《自然》期刊发表浙大脑科学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