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评弹丨“录而不读”危害高校招生秩序?别拿“录取”来绑架学生选择
导读 评论员 邱延波近日,录而不读中国政法大学的今评一则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引发网友热议。弹丨公示发出后,危害有网友认为这些学生考上了研究生却不入学,高校... 评论员 邱延波 近日,招生秩序中国政法大学的别拿绑架一则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引发网友热议。学生选择公示发出后,录而不读有网友认为这些学生考上了研究生却不入学,今评浪费了招生名额,弹丨对其他考生不公。危害还有个别教授要求学生对社会、高校对周边的招生秩序人要有敬畏之心,更有人称这种行为不仅危害到高校的别拿绑架招生秩序,还会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 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挂着名校的光环,为何还有32人被录取之后选择放弃?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在考上研究生的同时,又找到了好工作,比如通过考公拿到了公务员编制;二、拿到了出国留学的名额;三、被调剂到了不好的专业或者由全日制改为了非全日制;四、个人身体等原因。 这些原因中,除了第四种是被动放弃外,其他三种都是学生主动放弃了。前两种,明显是有了更好的选择,而第三种,则是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高昂,每年动辄数万元,导致很多人望而却步。 一方面想读而不可得,另一方面是被录取而放弃,难怪有教授说这是破坏招生秩序,造成高校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但是,造成浪费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学生“录而不读”,而在于个别学校招生制度存在“个别不合理性”。比如复试名额只看比例不看人数,越是热门的专业复试淘汰率就越高,令可补录的学生变少。无法补录的学生成绩就变成不合格,无法再调剂和补录。 学生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肯定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优化选择,比如找工作,如果有了好工作,为何一定还要继续读研?同样一份工作,现在能找到,读完三年研究生还能不能找到,还真不一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教授不应拿“录取”来绑架学生的前途。 如果高校的招生制度更完善一些,比如有教授说的,专业复试的时候,淘汰率不要太高,“预备”一些学生候补,不造成无法补录的情况发生,就不会造成高校教育资源浪费。从这一点来说,完善招生制度,远比堵住个人选择重要。我们在要求学生敬畏社会和他人的同时,同样应对学生的个人选择保持敬畏和尊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石棉县卫生系统开展灾后疾病防控工作
- 让中华文化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绽放璀璨光彩
- 特写:“起舞”阿尔泰山冰雪间
- 郭台铭的决战“三支箭”
- 鞋盒也有修复师?浙江桐乡一小伙3年修复鞋盒近4000个
- 陈士良:民进党是十足的“民主退步党”
- 坚持“九二共识”是对“汪辜会谈”的最好纪念
- 商品输陆受阻想“甩锅”大陆?“抗中保台”不灵了!
- 河南郑州投诉排名靠前企业被约谈
- 台岛再添15座导弹阵地,民进党“以武拒统”无异于自掘坟墓!
- 不安与茫然:海峡两岸将走进一个什么样的2023?
- 从“吃不起茶叶蛋”到“高铁没靠背”,绿营名嘴“找茬式”表演暴露了什么?
- 雅化集团成为西科大第二届董事会成员单位
- 效仿佩洛西和蓬佩奥,“最短命”英首相特拉斯为何此时窜台“硬刚”中国?
- 全球制造业升级大竞争,中国“新三样”打头阵
- 两岸融合发展的滔滔民意“青山遮不住”!
- 普查数据与往年存差距? 统计局回应
- 敏感时刻,美国军火贩子扎堆台湾,战争离我们还有多远?
- 蓝绿角力:如何看待“九合一”选后的岛内政局?
- 厄尔尼诺加剧全球变暖趋势(科技大观)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