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探店不能损害消费者权益
近年来,网红不少“网红”博主的探店探店视频走红社交媒体,引来众多消费者前往其所体验的损害店铺等“打卡”,也带动了新的消费消费风尚。不过,网红部分“探店”背后却藏着消费“陷阱”,探店一些消费者在实际消费后发现货不对板。损害近日,消费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网红《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显示,一些利用探店方式进行的探店营销活动,隐藏着欺诈和法律责任不明晰的损害风险。 当“探店”成为一种新型网络营销方式,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就应得到充分关注。网红一些消费者观看探店视频时,探店有时会发现,损害视频下方出现了一键跳转到该店的套餐折扣等界面,但此类视频却没有显著标明“广告”字样;一些探店视频则存在内容以假乱真、商品和服务假冒伪劣等风险;还有一些探店的“网红”成了商家的“隐形”代言人,通过所谓的“好评”误导消费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种种“探店”中存在的问题和乱象表明,如果一些“探店”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兴趣分享行为,而成为一种商业营销的手段,那么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等问题就更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就有一起针对短视频平台上“探店达人”等收费探店视频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检察公益诉讼依法督促行政机关对相关企业加强监管,规范收费探店视频广告发布行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维护网络食品消费安全的案件。 创新也要守住法律法规底线。囿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物理距离的障碍,消费者通过网络了解相关商家时,有时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探店等测评推荐的代入感,恰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信息的现实需求,便于消费者更真实、全面了解相关产品和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欢迎。即使从最初的兴趣分享,发展到如今的互联网营销,其帮助消费者作出更好消费选择的初衷,也不应该在盲目逐利中被销蚀。对于不断涌现的互联网营销创新来说,必须守住法律法规的“红线”“底线”,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实现营销者、商家和消费者的多赢。 互联网营销新业态治理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自流。互联网广告已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在引导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加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提升相关执法司法工作质效,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无论平台、商家、还是互联网营销从业者都应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诚信经营,充分认识到保障消费者权益是立身之本,只有靠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正实现自身长远健康发展。“网红”探店不能损害消费者权益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06-06 09:07:34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共赴美丽之约 广西各地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活动
- 北京石景山:专项检查水产品
- 央行开展2673亿元逆回购操作
- 洛河发电厂圆满完成国庆“双保”任务
- 《自然》杂志报道称:中国芯片设计与制造研究论文数量领先
- 說是廢紙卻裝載塑膠廢棄物,印尼將貨櫃運回美國西雅圖
- 中方決定暫停與美方商談舉行新一輪軍控與防擴散磋商
- “奶奶日历簿”走红网络:20本日历记录孙女成长
- 制止餐饮浪费|河北石家庄开出首张“反食品浪费处罚决定书”
- 降低购房者成本 住房公积金使用更灵活了
- 北京东城多措并举保障食品安全
- 纳米药物促进动物糖尿病伤口愈合
- 猎聘AI账号开启招聘行业的智能接管时刻
- 時政快訊丨習近平:面對「小院高牆」的現實風險 我們要維護發展權利
- 乌克兰暂停俄石油过境 匈、斯两国提出交涉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5%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中7种成分(二)
- 中認定台聚碳酸酯「存在傾銷」 明起徵反傾銷稅
- 关注!广东《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 市纪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