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
图为会议现场。把脉 周燕玲 摄 “喀斯特地区一方面蕴含丰富的特地态环资源急需发展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新技术,另一方面又存在较为严重的貌生石漠化和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冯新斌说,境资急需破解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的源利用难题。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之“喀斯特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主题论坛11日在贵阳举行,把脉论坛聚焦喀斯特地区面临的特地态环石漠化、地下水污染、貌生重金属污染、境资生物多样性递减、源利用不合理的把脉资源开发、山区干旱缺水、特地态环生态环境反复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貌生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境资 数据显示,源利用喀斯特地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影响着18亿人口的生产生活。而中国喀斯特地貌面积达34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世界喀斯特看贵州,因此,贵州被称为“中国的喀斯特省”“喀斯特博物馆”。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看来,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表生态脆弱,成土速度极慢、石漠化严重,自净能力弱,严重制约乡村振兴。因此,他建议构建发展喀斯特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培养建设多学科综合研究和管理人才队伍,促进西南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应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合作。”挪威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拉尔森说,国家之间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无论是对挪威还是对中国来说,国际合作都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环境管理知识库。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在喀斯特水环境治理方面,贵阳市南明河采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治理水污染“顽疾”。8年来,南明河全面消除了河道恶臭,水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变。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说,南明河综合治理的成功实践,为喀斯特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借鉴方案,不仅节约土地和成本,每天还向南明河全流域提供150万吨生态补水,每年节省跨域调补水5亿吨。 会上,参加论坛的相关专家还从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维模式、科学的顶层设计等方面,提出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为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地矛盾解决提供了科学模式。(完) (周燕玲)专家把脉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7-12 09:22:19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土壤石油烃污染扩散“密码”揭示
- “小满”广告风波背后,原创精神何以流失?
- 建安公司圆满完成CD101轿车悬架总成研发
- 天津蓟州:做好市场监管领域常态化防疫工作
- 石棉县粮油仓储灾后重建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 没有弹窗广告没有花里胡哨 年轻人爱上适老版APP
- 中企與馬來西亞鐵路銜接公司簽署馬東鐵聯合運維協議
- 我国已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航母舰载机舰基保障体系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毫秒级可集成量子存储器
- 快来看,烤羊肉串也有全国冠军!
- 青春华章|“就按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办!”
- 雙姝開戰!徐巧芯控「薪水小偷」詐領出席費 許淑華回擊嗆歡迎檢舉
- 永乐社区开展廉洁文化主题活动_
- 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 AES100民用涡轴发动机获颁型号合格证
- 超薄AR眼镜像太阳镜一样轻便
- 有“点”必“检”保食安 辽宁省沈阳市深入开展“你点我检”活动
- 重庆铜梁检查特种设备 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 打造新质生产力之“芯”
- 销售不合格柴油 重庆涪陵区一加油站被罚10万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