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美国这次拍了胸脯,希望它说到做到
美国这次拍了胸脯,美国希望它说到做到 联合国安理会于当地时间10日以14票赞成、次拍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由美国提出的旨在结束加沙冲突的决议草案。这是安理会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通过的最为具体的一份决议,既包含了立即全面彻底停火、释放人质、保证人道主义援助、永久停止敌对行动等国际社会一直以来所呼吁的内容,也包含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三阶段路线图。 与前几份决议草案通过时不同,相关新闻报道没有提及现场反应,包括是否响起掌声。这不代表安理会成员不欢迎这份决议,相反它代表了国际社会迄今为止最为一致的态度和呼声,甚至连美国都已经意识到,加沙局势突破人道底线,停火刻不容缓,国际社会需要的不是掌声,而是立即行动。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0日,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各国大使就要求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加沙实施永久停火协议和释放人质的决议进行表决。图源:视觉中国 这份决议并不完美。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表决后所作的解释性发言中所强调的,付诸表决的草案仍然存在不少模糊之处。中方之所以投了赞成票,是因为立即实现永久停火是中方和安理会成员连续几个月来的强烈呼吁,也是深陷苦难中的加沙民众最迫切的期盼。这张赞成票,中方是从制止更多杀戮、缓解人道灾难的迫切需求出发投下的。傅聪大使的话,不单代表中国,也说出了国际社会所有为和平与正义投下赞成票成员的心声。 决议当中明确提到一句话,即结束暴力循环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政治解决”,这也是包括中国在内国际社会处理当下冲突的基本立场。考虑到美国是这份决议的提出者,我们不清楚草案是一开始就包含了这句话,还是在与各国沟通之后加上的。但纵观本轮巴以冲突以来安理会11份决议草案的表决过程,我们能够很清晰地观察到美国从最初连“停火”两字都不大提、到后来只提“临时停火”、再到如今提出“永久停火”的转变曲线。 加沙地带不得人心的军事行动,国际社会支持加沙人民的正义呼声,给美国和以色列施加了巨大的舆论压力。美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因此大受打击。既然总把“价值观外交”挂在嘴边,难道人道主义不是最基本的价值?华盛顿的外交辞令禁不住有此一问。就连“美国之音”这样的媒体都承认,美国此前因多次反对联合国呼吁加沙停火的决议草案而“受到广泛批评”。 本轮巴以冲突国际斡旋的过程,也让联合国作为多边主义核心机制和全球治理主要平台的价值再次凸显。这些年,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安理会“五常”之一,美国对联合国的不尊重表现尤为突出,经常把联合国和安理会撇到一边搞单边行动,还通过制造“联合国无用论”贬低联合国的声誉。然而,绕了一大圈,美国还是得回到联合国这个平台上来,因为联合国的功能谁也无法替代。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和国际社会一贯以来的主张,而美国的态度是功利性、投机性的。今天不得不回来,明天可能又会变回去,但形势比人强,无论美国的单边主义如何意图脱轨狂飙,世界多极化的大势最终都会把它强拉回来。 截至发稿前,最新的消息是哈马斯表态接受停火决议,并准备就细节进行谈判。根据美国方面的说法,以色列领导人也对推进该决议达成了“强烈共识”。这是过去八个月中未曾取得的进展。美方声称,如果哈马斯接受决议,“战斗今天就可以停止”,美国是否说话算数,全世界都在等着看。接下来,三阶段安排能否顺利过渡,冲突双方能否毫不拖延且无条件地全面执行其条款,并永久停止敌对行动,这是“真正的考验”。 此外,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除了和平,正义也不能缺席,因此决议当中再次重申了安理会坚定致力于两国解决方案的构想。安理会决议是有约束力的,美方这次拍了胸脯保证,将帮助确保以色列履行义务,这不是对任何一国的承诺,而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承诺,白纸黑字,希望美国说到做到,为推动决议落实付出真诚的努力。(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美国这次拍了胸脯,希望它说到做到)环评|美国这次拍了胸脯,环评希望它说到做到
2024-06-12 10:52:00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美国除了和平,次拍正义也不能缺席,胸脯希望因此决议当中再次重申了安理会坚定致力于两国解决方案的环评构想。安理会决议是美国有约束力的,美方这次拍了胸脯保证,次拍将帮助确保以色列履行义务,胸脯希望这不是环评对任何一国的承诺,而是美国对整个国际社会的承诺,白纸黑字,次拍希望美国说到做到,胸脯希望为推动决议落实付出真诚的环评努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九成受访青年愿意教父母使用电子产品
-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郭台铭重炮批民进党,预告将展开巡讲
- 台军称将“修法”大幅缩短港澳居民在台当兵限制年限
- 朱立伦:绝无可能“换侯” 相信郭台铭会遵守承诺支持侯友宜
- “网红浮桥”突发坠车5人遇难,游客:那车可能超了限速
- 金溥聪力挺侯友宜:他不可能是“李登辉第二”
- “为民众提供了美好的出行体验”
- 【世界说】美国前议员:美国枪支历史不应取代控枪能拯救生命的事实 没有枪也能生活!
- 中央网信办再为“自媒体”划红线 新规有何亮点?专家解读来了
- 新春走基层|守护南极“新家” 他们在罗斯海与12级飓风“赛跑”
- 叙利亚媒体:美军在叙盗取石油和粮食转运至伊拉克
- 陈水扁独子陈致中入狱后被爆搞特权坐“爽监”?结果出炉了
- “名校父母”运营号营造教育焦虑 博主的话可信吗?
- 大陆高校师生访台圆满落幕 赖士葆:唯有两岸和平交流才是最好的避战之道
- 美管制对华半导体出口,韩媒诉苦:韩国成“最大受害者”
- 韩国瑜列中国国民党不分区“立委”首位?高达73%台网友支持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湖南桂阳:优化行风破解监管服务发展难题
- 柯文哲再称“2024一定选到底” 回应当选后“内阁”人选
- 美管制对华半导体出口,韩媒诉苦:韩国成“最大受害者”
- 不支持战略清晰!特朗普语出惊人:应向台湾收税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