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_
南谯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化推动农业增效益、城乡农村增活力、融合农民增收入——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推进农村增活力、乡村农民增收入”。全面南谯区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振兴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深化不断推动农业增效益、城乡农村增活力、融合农民增收入。发展2024年,推进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分别居全市第3位、全面第2位,城乡收入差距连续7年缩小。 聚焦“三个产业” 产业融合互增互补 南谯区推动一产“前端后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食用菌)产业园加快建设,滁州丰科一期满产达效、二期启动建设,“菊、茶、菌”三大富民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施集镇获批国家级食用菌产业强镇。推动二产“中端发力”,2024年新签约绿色食品产业链项目7个、总投资35.2亿元,西商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园)投运,总投资15亿元的乌衣嘉欣水果批发市场签约落地;全区农产品销往沪苏浙地区总额达到39.6亿元,近三年增长30.2%。推动三产“末端添彩”,建设施集-皇庆湖两大特色文旅集聚区,愿景·诗集岭(罗洼民宿)、琅山居狩猎文化营地等10个农文旅商融合发展项目投运;2024年接待游客574.8万人次、旅游收入57.6亿元。井楠茗宿创成全国乙级民宿,金鹏野奢宿集获评省首批“皖美金牌民宿”。 聚焦“三个重点” 设施融合互联互通 南谯区提升配套设施,建成高标准农田占基本农田比例88%、居全市前列;水稻机插秧率7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7.8%,均居全省前列,创成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推进珠龙镇木庄村等3个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和施集镇井楠村等3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珠龙、沙黄农村供水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推动数字兴农,推广无人驾驶插秧机等智能农机装备186台(套),建成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9个,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2.36万亩;2024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6.3亿元,同比增长16.2%;章广、施集数字乡村建设经验全省推广。补齐服务短板,深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沙河中心卫生院、黄泥岗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达到国家级推荐标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入选全省优秀案例。 聚焦“三个支撑” 要素融合互促互动 南谯区坚持科技赋能,深化与南农大等高校院所“政产学研”合作,组建农业科技特派团4个,特派员博士后工作站3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6项,建成功能农业和功能食品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成“西涧春雪”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引育茶叶新优种29个;培育滁菊优质种苗及配套栽培技术23项,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7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坚持改革赋能,完成珠龙镇整镇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50个村实现产改分红707万元,覆盖1.3万农户;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以镇为主引导村集体建立强村公司8个,累计实施兴村项目236个,村集体经济强村发展到48个,占比80%、居全市前列。坚持金融赋能,与建行滁州分行完成支持南谯食用菌产业发展50亿元授信;创新开发食用菌、滁菊和淡水鱼等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成功申报长三角省际毗邻区绿色食品加工供应基地(一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等专项债项目2个。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对话纪录片导演花总:那些去越南淘金的中国人,都怎么样了?
- 盛大启幕,持续狂欢一个月!来顺德这场美食盛会悦享年味
- 美錄得首宗人染禽流感死亡個案
- 养猪界“王炸”出炉!万头母猪存栏企业大排名,牧原、温氏、双胞胎霸榜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湖南桂阳:优化行风破解监管服务发展难题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湖北武汉:探索转供电退费难“113”解决方案
- 凤阳推动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常态化_
- 学生党成暑期消费的“主力军”
- 水土保持润雨城 治山治水惠民生
- 制止餐饮浪费 |“光盘行动监督员”引导人人做到“光盘”
- 超六成受访青年对求职企业做过背景调查
- 安徽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田畴沃野绘新景_
- 不同干燥温度对牛肉脯水分分布迁移规律的影响(一)
- 千万别吃!水、糕点、面包等1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 十万元左右一套的人工耳蜗将集采丨周一健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实施 “超标”上牌车可在过渡期使用
- 浙江出台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文件
- 首届CBA俱乐部杯上海夺冠
- 安徽:“食安守护”专项行动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300余起
- 制止餐饮浪费|山东公布5起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执法行动典型案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