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3天新增1位漸凍症! 藥物負擔、照顧都是考驗
全世界每90分鐘就有人被診斷出漸凍症,台灣因漸凍症而死亡者,每天90%的新增病例沒有家族史,發病年齡通常在40至70歲之間,位漸至2040年全球漸凍症患者人數預計增加69%。凍症都考在台灣平均每3天新增1位漸凍症患者。藥物驗對於每一個漸凍家庭來說,負擔這是照顧一場被剝奪與失去的默劇,絕望之中,台灣毫無劇本可依循。每天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新增俗稱「漸凍症」,位漸是凍症都考一種最常見的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人協會成立26年以來,藥物驗以講故事的負擔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到病友在極端困境中,竭力探索和創造生命價值,持續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這些故事有些轉化成藝術的靈感與養分,啟發年輕藝術家創作出創新突破的作品;還有些故事激勵著醫生、科學家不斷深入探索,投身於解開運動神經元疾病謎團的研究中。 漸凍症通常發生在成年人中,隨著疾病的進展,除了四肢無力,還會失去吞嚥、呼吸、說話的能力,但感覺與意識完全正常。漸凍症目前尚無解藥可以治癒,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的藥物只能些許延緩呼吸衰竭,而近幾年核准的藥物,除了療效未有突破外,在台灣也無從取得。 2016年,由聯合國的醫藥研究專家開展的一項漸凍症研究結果表明,2040年全球漸凍症患者人數預計將從2015年的222,801人增加為376,674人,全球增長率為69%,台灣將至少增加50%。因此,加強漸凍症宣導,提高漸凍患者的醫療照護品質、推廣科技輔具應用、加強臨床與藥物研究都是對抗漸凍症的工作重點。 漸凍症患者不論照護人力或輔具耗材的開支,都相當可觀,極大地考驗一個家的經濟能力與韌性,漸凍人協會自1997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成為全台漸凍家庭最強而有力的依靠。協會平均每年服務420個漸凍家庭,以病友和家屬的需求為出發點,發展出全人照護服務,包括:多元到宅、心理支持、照護知識培訓、生命價值實現、輔具服務與所需經濟支持。此外,協會也積極與大學、醫院和研究機構合作,共同推動輔具研發、醫療照護、疾病研究等,為我們社會共同的福祉而努力。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漸凍症為運動神經元疾病 漸凍人協會提高認知
無解藥可以治癒 僅能藉由藥物延緩症狀
全人照護服務 照顧病友及家屬
.雙手、雙腿無力,還出現吞嚥困難,60多歲醫師成漸凍人,治療之後病情竟出現逆轉
.長期大量攝取2飲料,易提高交感神經活性,自律神經失調恐來報到
- 最近发表
-
- 福建公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
- 搶攻炎熱潮濕、落塵多的印度400億美元家具市場,IKEA如何打入在地人的心?
- 知名YouTuber頻道遭下架喊冤,電影公司嗆:「未取得授權的偷竊,死性不改、沒有任何羞恥心」
- 《週末改造計畫》:傻瓜才吃早午餐?它只是一場展現休閒的盛大演出,但本身一點也不休閒
- 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电子变压器测试仪
- 《真菌微宇宙》:那些好吃、迷幻、惱人的東西,全來自你腳底下那個龐大的帝國
- 《這樣說話,讓你更得人疼》:「辛苦了」其實是絕不能隨便掛在嘴邊的禁忌字眼
- 為何奧斯卡那麼重要?《樂動心旋律》抱回大獎才引起觀眾興趣,大幅增加Apple TV+點看率
- 雨城区“智慧防汛”构建科学防灾减灾体系
- 【專訪】《我是你的觀護人》作者唐珮玲:我自覺是個司法體系的邊緣人,去照顧社會體制的邊緣人
- 随机阅读
-
- 江苏溧阳开展“市监蓝•常安行”执法直播
- 拒老、拒肥、拒蝦⋯⋯如何看待男同志圈對理想外貌的追求?
- 戰爭加升息是利空盡出的All
- 國際譴責「布查屠殺」:德法等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歐盟第五輪制裁禁止俄天然氣進口
- 响应面法优化白芷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二)
- 【關鍵專訪】朱天文《願未央》:創作是一個人的聖戰,「背向人間」或許是保有自己的最好方式
- 清明掃墓切記「打草驚蛇」:被蛇咬傷別慌張亂跑,用嘴吸毒、切開傷口都不對
- 聽到別人說「客語好好聽」的時候,我只能用「奇怪」來形容這種感覺
- 年轻人想实现自己的事业梦
- 《好萊塢劇本創作術》:別讓你的作品宛如中式流水席,最好像「三道菜正式西餐」
- 期待被徵召參選台中市長、同時保住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這招「以退為進」會不會弄巧成拙?
- 蔣萬安說「兩蔣為台灣民主打下非常好的基礎」,在德國這類言論就是犯罪
- 北京将遴选第四批高校毕业生职场体验基地
- 民進黨屏東縣長黨內初選結果出爐:周春米擊敗莊瑞雄、鍾佳濱,預料與蘇清泉對決
- 美國首位女國務卿歐布萊特辭世享壽84歲,任內支持北約擴張、呼籲各國減少核武
- 【書評】《小不點》:凝固了杜莎夫人所身處的、那個激情又混亂的法國大革命時代
- 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检查小组检查省道210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 涉3年前反送中示威,港警重新拘捕13人控暴動等罪
- 指控工會成員「威脅員工投下同意票」,亞馬遜對選舉結果提出異議
- 【專訪】講師教練廖孟彥:「幽默」是天生特質無法強迫,但我們可以想辦法讓課程變有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