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以科技手段提高生态保护修复能力
“新技术可自动识别动物的生态数量、种类,环境护修生态监测技术实现了由传统人为观测向技术捕捉的部科转变。”29日,技手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段提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表示,高生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体系,态保对重点区域、生态重点领域、环境护修重点问题开展监测和针对性评估,部科既要用好常规生态监测方法和手段,技手又要用好现代化遥感监测手段,段提不断提高主动发现问题的高生监测能力。 张玉军说,态保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是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部形成了“五年一次全国、每年一批重点区域”的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机制,针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生态环境成效评估;充分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用,公开曝光109个涉及生态破坏的典型案例;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共发现并查处5000多个生态破坏重点问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已达99.1%,实现了人为干扰数量和面积明显“双下降”,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 在生物多样性智慧化监测监管方面,我国各地已经建立了数字监管系统,研发了物种自动识别系统等,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监测评估水平大幅提升。比如,江苏省建成了全国首个高速公路生物多样性鸟类观测站,4个月累计观测到鸟类约68万只;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构建覆盖全区所有生态系统的“一站多点”式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 “我们还将加大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问题查处力度。”张玉军说,通过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遥感监测,不断提升主动发现人为破坏活动的遥感监测能力;加大秦岭、荒漠化地区生态监督,建立“监控发现—移交查处—督促整改—上报销号”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实现生态破坏问题闭环管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建校160周年打造学生名录“电子书”
- 四川自贡举办“两岸一家亲”台胞台属联谊活动
- 两部门针对鄂湘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_
- “小巨人”长成“大栋梁” 高交会多项数据刷新纪录交出亮眼“成绩单”
- 报道追踪|海南“佳宁娜”产销问题月饼被罚
- 电影《瞒天过海》在京首映 高能反转上演攻心博弈局
- 胡歌刘涛陈龙的“特别节目”:“环保不只是到远方捡垃圾”丨视频
- 两岸“小三通”航线见闻:有温情、更便利
- 教育部: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1222万人
- 国内成品油价迎来2024年“第一跌”
- 类似2023华北极端高温热浪会否再现?研究预估未来发生概率增加
- 国宝画重点丨“嗷呜!今天的饭菜由我来搞定!”
- 福建福州:推出“零材料 打包办” 助力乡村“产业兴”
- 四川省台办主任刘晓晨走访慰问台资企业
- 天下財經週報:印度經濟帶頭衝,下半年油價有機會漲一波?|天下雜誌
- 台湾学者主张向大陆开放部分商品进口 妥善处理ECFA问题
- 乌克兰议会批准将国家战时状态延长至8月6日_
- 四川眉山市台办赴洪雅县调研台资企业
- 首届海峡两岸帆船赛 遥控帆船比赛落幕
- 東京下「警報級大雪」!40人跌倒送醫 電車停駛550人雪中疏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