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女教师被“警察”诈骗80万 竟是为了证清白
原标题:女教师为证“清白”借钱给“警察” 被骗近80万元 女教师借钱给“警察” 被骗近80万元 截至6月份,警察全市今年立案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件234起,泉州清白受骗金额达888万多元 昨日,女教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反诈骗警情,师被近期,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件多发,竟为证截至6月份,警察全市今年共立案此类诈骗案件234起,泉州清白受害群众被骗金额达888万多元。女教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师被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的诈骗形式办案,公检法机关之间的竟为证电话也不能进行所谓转接,不会提供所谓安全账户,警察更不会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泉州清白一旦接到冒充公检法的女教诈骗电话,要一律挂断。 为证“清白” 女教师借钱汇给骗子 “有人真的是被骗到倾家荡产的地步。”一位参与反诈骗工作的民警说,有些人被骗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钱,在骗子的怂恿下受害者还找他人借钱过来汇给骗子,造成巨大的损失。 2017年6月17日至23日期间,安溪某学校女老师接到骗子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安局工作人员,称该老师涉嫌诈骗,为“查清”其资金合法性,通过微信要走了受害人的银行卡账户、密码、动态验证码等信息,随后将受害人账户的钱转走。 之后,犯罪分子还以要将一定数额的钱转入才能要回原先的钱为由,让女老师不断找人借钱筹凑资金汇入骗子的账号。等到女老师清醒过来时,已经总计向对方账户转账78万余元。 2017年6月8日至14日期间,晋江辖区吴某(男性、67岁)接到骗子电话,称其身份证办理的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引诱受害人将银行卡账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提说出来,最终吴某账户被转走26万余元。 2017年6月14日,南安水头吴某(女,37岁),被冒充警察的人员以其电话号码涉嫌诈骗为由,将账户的钱转入骗子说的“安全账户”内,总共被骗21万元。 冒充公检法案件 被骗金额往往较大 据介绍,冒充公检法案件单起被骗金额往往都比较大,今年以来,全市此类案件单起被骗金额超过10万元的有22起,虽然发案数占所有虚假信息诈骗案件数的10%左右,但是被骗金额总额达400多万元。 民警梳理警情时发现,此类诈骗手段中,25-45岁女性、教师、经商个体户、50岁以上的男性最容易被骗。泉州市反诈骗中心介绍,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不断发生,此类诈骗的危害又十分严重,很多受害人被骗得倾家荡产,有些企业被骗得破产倒闭,仅2015年全国被“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骗走100多亿元,其中个案被骗最高达1.17亿元。 据分析,在“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中,骗子的骗术不断翻新,寻找受骗对象的由头不断变化,从包裹藏毒到涉嫌洗钱、涉嫌拐卖、传送PS的通缉令等,骗子最后都会威胁诱骗事主相信自己是警察(司法人员)的权威身份,进一步对受害者实施诈骗。 民警在回访时也发现,大部分的受害者日常都有接触到一些防骗宣传,但在接到诈骗分子电话以为对方是真警察后,还是会很轻易地将自己的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透露给对方。“说明很多群众对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不足,就算是真的警察,也不能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告诉他!”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对于陌生人来电一定要设法确认其身份,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资料,更不要转账,不要相信所谓的安全账户,如遇到诈骗造成财产损失的,要及时报警。 如果大家日常接到诈骗电话、短信等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举报,反诈骗中心每日会对举报的信息进行甄别,确认是诈骗信息后将对号码采取拦截、关停等措施。(记者 林加华 陈祥木 通讯员 白炯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州:100名外卖骑手受聘“食品安全监督员”
- 泉州首个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项目动工
- 泉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 “铜心为民”暨“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座谈会在枞阳召开
- 雨城区草坝镇石坪村 甩掉贫困村帽子戴上示范村荣誉
- 枞阳:举办电商培训会 传播直播带货新模式
- 天长市政协来枞考察地域文化及特色古镇街区工作
- 2022年春运今日启动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紧俏
- 浙江杭州推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示范合同文本
- 天下晨間新聞 AI概念股,它狂飆36%、它被看衰|天下雜誌
- 2024年总台春晚第四次彩排春意浓
- 加强农技指导服务 确保“菜篮子”供应
- 福建龙岩约谈7家供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 防范应对低温天气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 泉州迎来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雨雾凇
- 丁纯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 以强监管遏制校外培训“野蛮生长”
- 泉州“熊猫侠”入选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 泉州市部署要求春运期间做好疫情防控 优化运力配置
- 科技赋能:解码泉州社会治理的“智慧基因”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