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上巷村:点“凉瓜”成金,集体经济两年翻一番
编者按:为讲好江门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好做法、好经验、村点成金好模式,两年特开展系列发展案例报道,翻番凝聚社会各界强大合力,凉瓜同创村级集体发展的江门集体经济“江门样板”。 “响应政策号召,上巷把握市场趋势,村点成金优化资产利用率,两年把凉瓜品牌做大做强,翻番是凉瓜上巷村能够实现从经济薄弱村到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蝶变的关键。”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党支部书记、江门集体经济村委会主任黄梅芳如是上巷说。 上巷村通过做大凉瓜产业实现经济蝶变 上巷村毗邻叱石风景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位于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杜阮凉瓜的核心种植圈。过去,由于种植技术缺乏革新,品牌知名度不高,销路不畅,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上巷村凉瓜产业发展缓慢,常年是集体经济“后进生”。近年来,上巷村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以凉瓜产业提质为工作主线,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了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2023年,上巷村实现村集体收入达450万元,同比增长43.3%,和2021年的285万元相比则接近翻了一番,结构也由过去依赖土地租赁的单一来源转变为农产品销售、文创产品设计、旅游服务业等多元结构,并先后获评广东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多方联结,整合资源点“瓜”成金 据《新会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杜阮当地村民已经开始种植凉瓜。“杜阮凉瓜在上巷村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出品果实外观饱满,纹路清晰,口感爽脆无渣,甘而不苦。”黄梅芳表示,由于凉瓜种植难度大,易受病虫害影响,且市场品质与价格缺乏统一标准,在很长时间里本土种植户并不多,以零散种植为主。 为进一步深挖杜阮凉瓜这一土特产的产业潜力,2013年以来,上巷村先后成立凉瓜专业合作社、凉瓜产业链党委、村产业服务公司,把村民和种植户联系起来,实行统一收货、统一挑选、统一代销、统一结算,实现了购销两端的降本提价和生产端的技术推广。 上巷村通过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等组织联结农户 近年来,上巷村积极引入先进种植技术,邀请农业专家对种植户进行培训,传授选种、育苗、施肥、病害防治等技术,建立产品生产规程及质量标准,引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 技术革新和统购统销带来的规模效应,奠定了“杜阮凉瓜上巷正宗”的品牌基础,凉瓜价格从2017年8元/斤攀升至如今15元/斤,种植户收入也由原先的5万元/亩/年提升至10-11万元/亩/年。目前,种植户已由原来的26户增至100余户,种植规模由零散种植扩大至500亩,年产量提高了100多万斤。 种植大棚能有效提高凉瓜单产 如今,上巷村内已建成30亩凉瓜种植大棚,通过自动喷淋一体化减少养分流失与病虫害,凉瓜产量提高50%以上。 强化产业,推动凉瓜“破圈” 上巷村的凉瓜品质好、味道佳,但曾经销路窄、价钱低,“种植户种植凉瓜风险大,早期都不太愿意种。”黄梅芳表示,为了解决市场接受度不高的困境,上巷村积极探索流量推广、品牌打造、数字化运营等产业发展模式,在互联网平台开展凉瓜的直播带货活动,通过举办农村电商培训班,邀请电商专业的师生来直播带货,还针对客群的不同需求开发出凉瓜茶、凉瓜面、凉瓜饼等凉瓜衍生品。 杜阮凉瓜品质虽好但长期销路窄、价钱低 不局限于食用,上巷村还结合凉瓜IP的特性,设计了凉瓜外型的手提包,并与中医药学院合作研制了凉瓜面膜,使杜阮凉瓜以及上巷村的名气走出了珠三角,走遍了全中国。 “北京、上海的客商知道了杜阮凉瓜,都纷纷来我们这边采购。”黄梅芳说,“他们中很多人都成了我们长期稳定的客户。” 凉瓜卡通IP形象 据黄梅芳介绍,上巷村与江门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积极推动“村企共建”,建立凉瓜寄递服务合作关系,保证高标准配送凉瓜的同时还把运费降低了25%,使上巷凉瓜具备了销往更远市场的能力。 此外,上巷村还与中国电信合作搭建AI直播系统,在未来将实现虚拟人进行杜阮凉瓜的带货直播,并且实时播放大棚内杜阮凉瓜的生长情况,使消费者获得更加直观的产品体验。 凉瓜品牌“破圈”后,上巷村集体回收了低利用率的土地,凉瓜产业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文旅兴村,打造“凉瓜多面手” 随着杜阮凉瓜的知名度的扩大,越来越多游客涌入上巷村,带动当地餐饮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短短几年内,上巷村涌入了近二十家餐饮企业,其中部分是本土村民的创业项目,部分是闻讯而来的外地客商,他们的出现为上巷村发展的炉灶增添了一把柴火,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也使上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旅生态圈。 上巷村紧抓旅游出行的需求风口,打造了凉瓜生态园,引进“乡村CEO”,开发以杜阮凉瓜为主题的研学路线,进一步巩固扩大杜阮凉瓜的知名度。2023年,当地举办了多场流动集市活动,创下过集市单日营业额破20万元,三天人流量达10万人的佳绩,打响了上巷村的知名度,为村民和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上巷村积极开发凉瓜研学路线 此外,围绕上巷生态圈,当地逐步收拢、改造过去低利用率的土地及物业,将废弃厂房改造为餐饮服务业产地,开发特色生态果园、主题生态农场,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00万元以上。黄梅芳表示,预计村集体收入的高速增长仍将持续,2024年可达600万元。 生态果园、生态农场等文旅设施有效提高当地收入 从农业种植,到农产衍生品的开发与生产,再到餐饮文旅服务,上巷村从它的地理区位、历史民俗中发掘力量,紧跟政策,把握市场变化脉络,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开拓出了自己的发展新路子。 【撰文】郑少锋 区迅健 【图片】受访者提供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安徽首批数据交易所工作站集中授牌_
- 《自由與命運》:心理治療的目的是讓人適應社會,還是覺察各種可能?
- 《比得兔2:走佬日記》:暴風少年變鐵金剛
- 公開留言造謠觸犯「公然侮辱罪」,那如果是「私訊」散布不實訊息呢?
- 【新品速递】正己烷/甲苯中14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混标
- 【論壇】蔡明德X廖嘉展X曾淑美X何榮幸:回顧《人間》雜誌的時代意涵,對社會永不放棄的關懷
- 聽說你最近在刷題:軟體工程師面試一定會遇到的資料結構與演算法關卡
- 陽明董事長鄭貞茂:歐美兩大市場同步塞港,但下半年的海運市場非常樂觀
- 男童失联身亡,生母继父为嫌犯,村民称生母事发次日仍赶场表演
- TikTok推求職功能,Z世代青睞的「人力銀行」可能反讓雇主更能挑選面試者
- 随机阅读
-
- 一种蛋白能调节细胞年轻与衰老态
- 【論壇】蔡明德X廖嘉展X曾淑美X何榮幸:回顧《人間》雜誌的時代意涵,對社會永不放棄的關懷
- 美財政部制裁7名香港中聯辧副主任,中外交部駐港公署:制裁是廢紙一張
- 「南冰洋」列世界第五大洋!專家:除了我們地理宅,所有人都該認識南冰洋的重要性
- 考研还是找工作?大学毕业生选择日趋理性
- 保有迷人古都之美,位於泰國北部獨樹一格的「蘭納文化」
- 攝影鏡頭不只有廣角、微距:揭秘《北非諜影》等經典電影愛用的三種特殊鏡頭
- 葉漢良《庚子 己亥 戊戌》:逃疫——疫情歷來都是一面照妖鏡
- 引进新理念“治未病”深入圈舍
- 【專訪】賴佩霞:我一輩子做的事,其實都是在「溝通」
- 《駭客思維》:「把妹達人」是改良後的極客,重新設計自己的行動以理解他人
- 不可不知的「寧靜殺手」,高血壓基礎知識懶人包
- 制止餐饮浪费|北京东城:开展食品安全及制止餐饮浪费联合检查
- DSE放榜:讀心理學的「出路」是什麼?
- 張秀亞《寫作是藝術》:一個不平凡的作家,不應以咀嚼孤寂的況味為滿足
- TikTok推求職功能,Z世代青睞的「人力銀行」可能反讓雇主更能挑選面試者
- 荥经县人民法院:审结编造交通事故抢劫案 团伙成员被判有期徒刑
- 韓亞銀行獲准來台設立據點,瞄準台韓貿易市場、國內大型企業聯貸案
- 【台灣氣候風險與機會】全球企業都在追逐「淨零」,高耗能的鋼鐵人與航海王跟上了嗎?
- 你知道嗎?原來腸道菌可以透過腦部神經元,影響生物的社交行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