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夏至!中醫授「養生法則」 防心臟病、失眠、胸悶
40歲宋小姐,今天每到夏天就大汗淋漓,夏至心臟時常覺得心悸、中醫則防胸悶、授養生法口渴且淺眠多夢;且她本身就不愛運動,病失所以常覺得心臟沒力似的眠胸悶疲累感。中醫師吳宛容表示,今天「夏至」時節過後,夏至心臟開始進入中醫所謂的中醫則防「三伏天」,指的授養生法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此時天氣悶熱流汗多,病失如果忘記補充足量水分,眠胸悶容易好發心血管疾病。今天 吳宛容指出,中醫則防夏至過後,天氣溫度升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比平時增加,心臟負擔變大,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會導致心肌梗塞。 吳宛容補充提到,上述個案宋小姐前來中醫就診,中醫處方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方藥兩週後,多汗、心悸的症狀明顯改善,且睡眠品質也有進步。 出汗是調節體溫的其中一個功能,夏季天氣炎熱,微微出汗能夠使氣血調暢;但經常大汗淋漓,會造成陰陽兩虛的狀態。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不僅會耗津傷血,還能傷及心陽,導致氣血兩傷、心失所養,出現心悸、疲倦、乏力、失眠、口渴等症狀,所以夏季相對於其它季節更需「養心」。 除此之外,長年有過敏性鼻炎及哮喘、支氣管炎等體質偏寒的人,可以配合此時陽氣極盛,鼓動陽氣,增強免疫力,使好發於秋冬的「冬病」,能在夏至時達到「夏治」的目的,所以夏至後的這段時間,是體質虛寒的民眾「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吳宛容強調,「三伏貼」屬於中醫「冬病夏治」的特色穴位敷貼療法,在炎夏三伏天,將辛溫的中藥餅敷貼在特定穴位上,來治療易於冬季發作的過敏性疾病,如鼻過敏、氣喘等肺部疾病。 「三伏貼」主要功效是提升陽氣、增加免疫力,主要針對呼吸道疾病;如果加上有脾胃虛弱或者頻尿、尿床等脾腎氣虛現象,會透過加強脾俞、腎俞等穴位來提升免疫力,再搭配中藥進而改善過敏虛弱體質,減少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氣喘等發作,預防經常反覆性感冒。 吳宛容提醒,夏天天氣溼熱,非常容易出汗,如果出汗過多就會造成心臟的負擔,傷津耗氣。這時可以選擇一些酸味的食物,例如:檸檬、烏梅、山楂,得以收斂、防止出汗,生津解渴。 【山楂荷葉茶】 ▸材料:山楂1.5錢、荷葉1.5錢、冰糖少許 另外,還可以服用一些益氣養陰的藥材,如「生脈飲」,西洋參補氣,麥門冬養陰;而五味子負責酸收的部分,就是把流汗過多,造成體液的損失、耗損的元氣拉回來,同時也有止汗的作用。 【生脈飲】 ▸材料:西洋參5片、麥門冬3錢、五味子1.5錢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夏至」飆汗心臟負荷大 可致「胸悶、夏至心臟失眠」
透過「冬病夏治」三伏貼 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
夏季多吃「酸性」、「補氣」食物 減輕心臟負擔
▸煮法:沖入沸水500c.c.浸泡15分鐘左右即可用。
▸小叮嚀:山楂能夠開胃消食、活血化瘀,荷葉消暑清熱利水。
▸煮法:將西洋參5片、麥門冬3錢,五味子1.5錢加入熱水1000c.c.沖泡後即可飲用。
▸小叮嚀:西洋參補氣,麥門冬養陰;五味子負責酸收的部分,把流汗過多,造成體液的損失、耗損的元氣拉回來,同時也有止汗的作用。
·熱翻了!中暑死亡率高達半數 急診醫解析「4種熱傷害」:可能只是熱到啦
·心肌梗塞其實心臟不會痛! 胸痛、冒冷汗超過15分鐘要提高警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山西虚拟电厂规模突破200万千瓦
-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传达学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 第四期全县“两为”能力素质提升大讲堂活动举行
- 县图书馆举办儿童文学作家伍美珍阅读分享会
- 【人民日报】不只凭经验,小龙虾养殖更智慧_
- 加大禁渔力度 守护长江生态
- 枞阳:“指尖监督”精准护航“夜市经济”
- 金融活水浇灌草莓“红”
- 退出程序的App总是自己突然启动?当心隐私泄露
- “扫黄打非”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 县政协科技和社科界别委员开展视察活动
- 【暖民心 见行动】倾心尽力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
- 中新苏滁高新区把好民生计量关_
- 市市场监管局赴我县督导节前市场监管工作
- 【网友来信】枞阳警察,贴心为民
- 平安创建我参与,平安枞阳我代言
- 猎聘AI账号开启招聘行业的智能接管时刻
- 县领导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我县开展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活动
- 义安区政协来枞阳考察学习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