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文揭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路径
近日,清华期空气质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与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课题组合作在《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2060年PM2.5空气质量改善路径》的大学论文,首次提出并量化评估了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未来中长期PM2.5空气质量改善路径,研究指出碳中和目标下的团队碳中深度低碳能源转型是中国空气质量达到WHO指导值的必由之路。 该研究基于自主研发的发文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平台CNCAP,首次构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2060年中长期排放情景。揭示景下径 研究发现,和背如一方面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中国中长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量改推动钢铁、善路水泥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尽早达峰,清华期空气质加快散煤清洁化替代进程,大学同时持续推进非电行业、研究柴油机和VOCs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工作,团队碳中则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发文同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PM2.5年均浓度可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人群PM2.5年均暴露水平可从2015年的5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 研究指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PM2.5年均浓度指导值为10微克/立方米,而我国现行PM2.5标准相当于WHO第一阶段目标值,距离WHO指导值尚有较大距离。2030年之后,由于末端治理措施的减排潜力基本耗尽,碳中和目标下的深度低碳能源转型措施将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深度改善的动力源泉。 研究认为,在碳中和情景下,到206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低碳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70%以上,工业部门终端煤炭消费比例低于15%,新能源车占比达到60%以上,民用部门能源全面清洁化。2060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约为6.8亿吨左右,在当前排放水平基础上减少90%以上;与此同时,全国人群PM2.5年均暴露水平达到8微克/立方米左右,78%的人群PM2.5年均暴露水平低于WHO指导值,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研究提出,下一步应当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的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深入发挥和提升结构调整在污染减排中的作用,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逐步构建零碳能源体系;强化科技引领和机制创新,构建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的新一代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将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做为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出发点,在2030年之后加严空气质量标准并逐步与WHO相关标准接轨,引导空气质量根本改善。(完)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文揭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路径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5-07 08:25:15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福建公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
- 兩廳院5G技術應用實務工作坊側記:通訊技術的未來,5G技術的架構發展與應用
- 中國如何利用LGBTQ滲透法國?40年前震驚西方情報圈的「蝴蝶君」事件
- 民進黨艱困選區參選人戰力有多強?網路聲量與好感度分析,北市待加強
- 甲醇中联苯菊酯溶液标准物质:提升杀虫剂分析可靠性
- 北韓修憲將「擁核」列為國策,最頭痛的應該就是習近平
- 全新的藝術體驗,用科技直接Show出你的心情
- 朱家安:電子書閱讀器舒緩我的網路成癮
- 706名缅北电诈犯罪嫌疑人分三批移交我方
- 【2023女性影展】《游墓》導演游珮怡專訪:這個世界,大家是用各自的方式活著
- 北韓核武國家地位入憲,金正恩:誰都不得藐視;聯合國秘書長:核武數量恐數十年來首次增長
- 不讓座就會「社死」:年紀越大的人,對公眾道德的要求會越高?
- 做一颗螺丝钉 慰藉受害者的心灵
- 《MOVING 異能》:每個父母都是異能,是要當孩子的英雄?還是孩子的怪物?
- 從葉問背後的女人看女性對愛情的堅毅
- 一座瑞士藥廠 靠抗癌藥物打敗全國鐘錶產值
- 猎聘AI账号开启招聘行业的智能接管时刻
- 寵物飼料營養成分別只看包裝,學會計算「乾物比」才能準確比較差異
-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死亡前綻放的人性善惡,生者必面對的傷痕故事
-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死亡前綻放的人性善惡,生者必面對的傷痕故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