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纳米颗粒催化剂可高效转化CO2
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锡纳效转合作团队研发出一种可持续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活性会增强,米颗能将二氧化碳(CO2)转化为高价值产品。粒催这一成果为设计下一代电催化剂提供了新途径。化剂化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10日的可高《ACS应用能源材料》期刊上。 CO2是锡纳效转全球变暖的主要推手。将CO2转化为有用产品的米颗传统方法通常依赖化石燃料制氢,而电催化方法利用可持续能源(如光伏和风能)和丰富的粒催水。 该催化剂以具有纳米纹理结构的化剂化碳为载体,支撑锡微粒。可高在电催化过程中,锡纳效转对催化剂施加电压会驱动电子穿过材料,米颗与CO2和水发生反应,粒催从而产生有价值的化剂化化合物。其中一种产物就是可高甲酸盐,它广泛用于合成聚合物、药品、黏合剂等化学产品。为了获得最佳效率,该过程必须在低电势下运行,同时保持高电流密度和高选择性,以确保有效利用电子将CO2转化为所需产品。 研究人员测量了反应过程中CO2分子所消耗的电流,以评估催化剂性能。通常,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降解,导致活性降低。然而他们发现,在碳纳米结构上,锡微粒的电流在48小时内持续增加,几乎所有电子用于将CO2还原为甲酸盐,生产率提高了3.6倍,同时保持了近100%的选择性。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锡被分解成小至3纳米的颗粒。锡微粒与石墨化碳纳米纤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电子从碳电极转移到CO2分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是在外加电势下将CO2转化为甲酸盐的关键步骤。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更小的锡微粒与电极的纳米纹理碳实现了更好的接触,从而改善了电子传输,并将活性锡中心的数量增加了近10倍。 这些发现为设计电催化载体开辟了新途径,通过精确控制催化剂与载体在纳米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将CO2转化为高价值产品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接受审查调查
- 【国庆我在岗】吴根信:守护生命无停歇
- 手绘传廉洁,共寄中秋情
- 返乡青年创办生态果园
- 谷物配比对多谷物共挤压粉估计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一)
- 社区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 县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暨党课报告会议召开
- 种植水生蔬菜 贫困户脱贫致富
- 江西开展山茶油专项整治行动
- 枞阳县举办2019年“江淮普法行”暨“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
- 乌金渡桥新建工程首桩开钻
- 全县乡镇和县直内设机构负责人进修班开班
- 2种木霉菌对杨树叶枯病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一)
- 枞阳围棋队在全国围棋团体赛中获佳绩
- 【国庆我在岗】枞阳公交司机张桂芳:方向盘上过假期
- 黄冰霓来我县调研指导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 山东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揭秘病毒“诡计” 为蔬菜抗病育种开辟新思路
- 县委第四巡察组巡察县总工会工作动员会召开
- 马上就办,马上就好!
- 我县举行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