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
新华社武汉12月8日电(记者喻珮、湖北黎昌政)记者7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岭遗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发现取得阶段性成果,址发早旱作物这一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现长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认为,江中这是游最长江中游经测定证实的最早的粟遗存,是粟遗北方旱作农业传入长江中游的最早证据。 2015年开始,湖北为配合湖北荆门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岭遗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址发早旱作物其间,现长植物考古工作者在屈家岭遗址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采集土样392袋,江中上自新石器时代的游最油子岭文化时期,下至战国晚期。粟遗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湖北植物考古学专业博士姚凌说,通过植物考古常用的浮选法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批炭化植物种子,经鉴定,确认其中33粒为炭化粟粒。通过碳14年代测定及量化统计分析,考古工作者认为其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运兵说,屈家岭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该遗址浮选所获大量农作物种子、很多红烧土残块中发现的稻谷稻壳痕迹,以及出土数量巨大的酒器陶杯,均是当地稳定农业生产活动的证据。 目前关于先秦时期农业的研究普遍认为“五谷”为水稻、粟、黍、小麦、大豆。结合近年对湖北江汉平原地区石家河遗址、城河遗址、纪南城遗址等的植物考古研究,考古工作者认为,最迟在东周时期,该地区已出现“五谷俱全”的农业种植形式。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
编辑:高方勇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12-09 09:25:26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安徽网】“寻根续缘 梦回大明”——安顺西秀与滁州凤阳共续文旅新篇_
- 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
-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行星探测工程下一步开启小行星探测
- 英国首相表示正向乌克兰提供更多防御性军事援助
- 汉源县首次参加蔬博会
- 大卫贝克汉姆在虚拟世界中开始新角色
-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工业领域三重压力依然突出大力协调解决物流受阻、零部件供应中断等问题
-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126.32亿元
- 生活常识也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 宁波色母:2021年净利同比增4.29%拟10转5派5元
- CVC资本和KKR等公司考虑竞购东芝
- 加拿大向乌克兰提供M777榴弹炮等重型火炮
- 福建厦门:12台住宅电梯不合格
- 消息称苹果明年有望推出M3芯片版iMaciPhone卫星通讯功能“正在靠近”
- 港股恒指大跌3.7%恒生科技指数跌4.9%
- CVC资本和KKR等公司考虑竞购东芝
- 响应面法优化白芷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一)
- 江苏省发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35年全面建成知识产权强省
- 南玻A: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96%拟10派2元
- 法拉利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召回2222辆进口458、488系列汽车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