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拉肚子不是最常見!腸病毒典型、非典症狀曝 酒精狂噴=做白工
隨著疫情解封、嘔吐口罩解禁,拉肚安靜兩年的不最腸病毒疫情又重新增溫,且預期接下來進入夏季,常見腸病腸病毒將更加流行。毒典典症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公布的型非資訊,腸病毒就診人次持續上升,狀曝做白易造成重症與嚴重後遺症的酒精腸病毒71型與腸病毒D68型也已現蹤,今年目前累計一例重症即為腸病毒D68型造成。狂噴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柯申指出,嘔吐腸病毒重症風險群為小於五歲之幼兒,拉肚又由於COVID-19流行造成這幾年出生的不最孩子免疫負債,恐怕缺乏群體免疫力。常見腸病 腸病毒雖然是毒典典症兒童常見疾病,但仍有許多人對於腸病毒症狀有所誤解,型非以為腸病毒的症狀就是拉肚子和嘔吐,甚至最近風行的ChatGPT也會「答錯」,把腹瀉列為腸病毒的常見症狀。柯申解釋,其實兒童腸病毒的症狀隨著型別不同而改變,常見的是發燒、喉嚨痛、紅疹,就醫時醫師有機會在檢查時發現咽喉水泡或潰瘍,而診斷腸病毒典型的疱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症。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最近在社區現蹤的腸病毒D68型症狀以發燒、流鼻水、咳嗽為主,和典型症狀不同,所以不能因為沒有典型水泡或紅疹就掉以輕心,務必要注意後續有沒有出現重症徵兆: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表現像是受驚時的手腳同時肌肉收縮,易發生在兒童將睡未睡之際與熟睡時)、手腳無力、未發燒時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若家中幼童出現疑似腸病毒症狀,都建議讓兒科醫師評估,尤其是重症徵兆須儘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間,以免嚴重後遺症如肢體癱瘓、腦炎、心肺衰竭甚至死亡。 另外,柯申特別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而且無法使用酒精殺死,因此在生活中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非常重要,尤其是出入幼兒園、托嬰中心、親子館等場所、返家後與進食前等時機;而家中若有幼童感染腸病毒,也要小心避免接觸其他幼兒或即將生產的孕婦,處理完感染幼童的口鼻分泌物與糞便後也要正確洗手以免傳播病毒。 【延伸閱讀】小於5歲腸病毒重症風險高 腹瀉非常見症狀
腸病毒D68型 與典型症狀不同
酒精無法殺死病毒 確實做到洗手5步驟
.「清潔劑加漂白水、消毒水」清消小心致命 急診醫揭「 中毒症狀、緊急自救法」
.用症狀速辨中了什麼病毒!「小朋友感冒攻略」一次看 急診醫提醒2跡象要快就醫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新加坡实行饮料分级,如此判断饮品健康合理吗?
- 老太走进高速路 被撞身亡自担责
- 中國代表呼籲盡快就恢復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的完整有效執行達成共識
- 超强干货合集!绿美菜园种植指南发布
- 雅化集团年产1000万米导爆索生产线扩能改造项目初步设计通过评审
- 2种常见浆果及其果酱制品的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限量分析(一)
- 郁南县委书记梁世军:以“四个第一”走好“百千万工程”新春开局第一步
- 【插畫】「細菌」死清光,地球就不會忽冷忽熱囉
- 新生陈芋汐同济大学报到,将在该校体育教学部运动训练专业学习
- 馬來西亞的「師生比例」比先進國家要好,為何學生能力評鑑卻遠遠落後?
- 《讓人無法拒絕的神奇字眼》:假如……你覺得如何?
- 房车“搭子”共享年夜饭,银发“候鸟”在粤过大年
- 2025年全国研招咨询今日启动,咨询开放时间截至29日
- 联合国的不可侵犯性越来越不受尊重令人担忧
- 跨年出國潮! 星宇飛日航班故障「估修3小時」
- 不想浪費!里長吐司丟溪餵魚 釀環境汙染
- 采耳速成班宣称最快一周拿证
- 勞資協商無共識 桃勤工會喊「12/31起不加班」
- 悚!拖板車疑急煞 H型鋼梁「穿破」車頭擋風玻璃
- 菲律賓南部海域發生7.6級地震 已發布海嘯預警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