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种植实现“一种双收”
“优质再生稻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示范片测产验收会日前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举行。一种双收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再生植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稻种河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一种双收专家现场测产,结果显示,再生植实折算实收干谷平均亩产为627.6公斤,稻种较当地常规栽培水稻增产15.75%。一种双收加上头季水稻平均亩产703.31公斤,再生植实今年水吉镇优质再生稻一种两收实现亩产1330.91公斤。稻种 再生稻种植是一种双收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再生植实长穗,稻种实现稻田一次耕整、一种双收育秧和栽插,再生植实收获两季稻谷的稻种一种稻作类型。然而,常规机械收割头季稻对稻桩碾压破坏严重,导致再生季产量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文雄带领团队持续开展机收再生稻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并主持上述项目,进行技术推广。 “多年来,课题组以‘选准品种,保根促发,减轻碾压’为核心思路,创建了全程机械化再生稻丰产高效品种筛选,以及三保两促一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良种良法相结合、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原本只能收获一季水稻的农田实现了双季丰收。”林文雄介绍。 水吉镇种植大户李家寿说,得益于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团队的技术指导,今年再生稻亩产与2016年开展示范服务前相比,增产约300公斤,且米质优、口感好,供不应求。 “针对适宜机收的强再生力品种少等问题,课题组积极探索构建水稻强再生力品种筛选指标体系。”课题组成员陈鸿飞介绍,“目前,我们已筛选出‘甬优1526’‘甬优1540’等多个优质丰产高效品种。” 再生稻种植生态效益显著。近年来,林文雄带领团队优化技术集成路径,研发出再生稻专用缓控释肥,把施肥次数由原来的两季五六次减少到两次,施肥量减少20%。与常规中晚熟单季稻种植模式相比,再生稻种植可节水15.1%,单位稻谷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减少34.11%、20.40%。 同时,团队积极开展短生育期、高产量的油菜品种筛选工作,优化“头季稻—再生季稻—油菜”轮作体系,实现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缓解粮油争地矛盾,显著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返校复课别忽视心理调整
- 社区“车间”让残疾人家门口就业_
- 北京市属公园游客接待量减半 劝返无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游客1.4万
- 脑瘫少年“模具”内生长 妈妈:希望他有一天能和正常人一样
- 碳酸钠标准品:精准测量与分析必备
- 六部门出台方案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
- 四川:四地出台“首违不罚”清单
- 廚師排泄物驗「邦克列酸」血液卻無 醫憂恐傷寒瑪麗翻版
- 辽宁阜新: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 《發現人生好風景》:鬼故事沒有省籍、地域之分,愈是害怕愈愛聽
- 高校明年底基本建成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 安徽合肥:开展电商平台“亮照、亮证、亮规则”行动
- “铁拳”行动 | “懂曼容”违法销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被罚 北京公布第一批典型案例
- 试用期单位不缴医保?违法!
- 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1.91亿
- EDTA法测水样硬度——钙镁含量测定
- 我市9个项目列入省2013年重点工业项目计划
- 财政部开展7月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 還原歷史真相 日本學者和出版社將出版日軍侵華資料集
- 网红减脂餐、暴汗服真能减肥?专家:反弹可能更厉害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