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弃犬历险记》|那狗、那人、那样的青春年华——中国乡村版的忠犬八公
当弃犬阿花追赶列车时,源于一个小山村的书评深情与命运在铁轨交织,随着轰隆声逐渐消失于远方。弃犬青春 弃犬阿花,是记那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中的主要角色。在小说中,狗那弃犬阿花的人那一生跌宕起伏:出生因“与众不同”而险被活埋、数次被弃却又顽强地生存下来、经历了26天的流浪生涯、在几度惊险的环境中保护主人、死后被“数字化”神奇复活。通过一环接一环的情节相扣,作者一步步诱引读者去窥探、追问、感受弃犬阿花“一辈子”,从中找寻对命运发起挑战的勇气,激励个人向前寻找生命中的奇迹。 小说的内容发生在桂东南的一个小乡村中。在书中,因为旺丁叔家大儿溺水夭亡,弃犬阿花被视为不详遭到丢弃,而“我”——江海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周学海,家中因为闹黄鼠狼患,所以捡回了阿花。一个普通的日子,一次无意的“相识”,一番平常的举动,从此让“我”与阿花在精神上互相认定,相伴相知,人与狗的命运开始交织在一起。尔后,是弃犬阿花对“我”的忠诚与帮助,是少年的“我”不甘心命运地一次次走出山村。 弃犬阿花与“我”的故事,表面上是作者笔下人与狗的深情,而内核则是在乡村中那挑战命运的狗,那绝不屈服的人以及田野沃土中的青春年华。 小说中的山村原型。来源:南方网 弃犬阿花,果敢冲破命运织网。在中国乡土,狗随处可见,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忠诚是人们对它们的赞誉。与现实农村中生来注定的“狗生”不同,小说中的阿花选择了勇敢地面对“不能选择的出生”,通过行动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流浪过程中与餐馆主兼打渔人的袁叔相遇相熟、翻越六十公里山路流浪二十六天艰难归家、两度在历险中救了“我”。阿花用行动表达忠诚,成功建立起与他人的深厚感情,让“弃犬”通过艺术表达实现人格化的升华。 少年的“我”,奋力跳出乡村围墙。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主见、不屈服现状、渴望更广阔世界的少年。“我”,就如同现实生活中许多出生于农村的孩子,不甘心于“只有他一定要待在农村”的日子,就算坐竹筏去坪塘火车站,也要证明自己有能力走向更远。在这个过程中,弃犬阿花与“我”的共同历险,也超越了人与狗的深情,呈现了一位农村少年成长的历程,刻画了从稚嫩到成熟的少年面孔。 青春年华,畅游于城与乡之间。在小说中,因为曲折迂回的经历,弃犬阿花不止一次辗转城乡之间,而“我”也不止一次地徘徊于城乡之间。作者以双主角相互印衬的经历,侧面讲述了千千万万出生于吾乡吾土的农村群众以及因为命运捉弄而来到农村的人。在“我”的视角中,阿花的陪伴、母亲的坚韧、叔伯的关爱、乡亲的豁达、下放“改造”的杨俊斌教授的造福乡里,独属于乡村的经历,闪耀着人性的光芒,锻造了三观。之后,阿花又因为城市里杨俊斌教授与“我”的努力神奇复活。阿花与“我”的故事,打破城乡边界,个人自由地穿行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辗转与同归,相识与共进。 千载江河东流,山川几度春秋。在广袤的乡土中,又有多少阿花与“我”,狗与人,试图挑战命运,在岁月年华中奋起。正如同“我”的妈妈所说的:“命运就像蒲公英,到处飘荡,你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命运。” 内容简介 在桂东南一座小乡村里,旺丁叔家的家犬阿黑以产优质的黑狗崽著称,不想某天竟反常产下一只花色狗崽,又遇上旺丁叔家大儿溺水夭亡,这只小花狗便被视为不详遭到丢弃;恰好“我”家闹黄鼠狼患,于是捡回了这只小狗,并取名阿花。少年和弃犬之间命运从此纠缠在一起,无论遭遇何种身不由己的逆境,两者都奋力一同向前奔跑,追逐属于自己的理想。 作者简介 丘克军,资深出版人、媒体人,作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历任中国版协经济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南方传媒学院副院长;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广东经济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南方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其文学作品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报告文学》《南方日报》等报刊;策划图书有《岭南文艺百家丛书(6卷本)》《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10卷本)》等。 【记者】韩安东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课堂搬进婚礼堂,民政职业大学婚姻专业首批本科生开启“第一课”
- “三新”经济: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 “90后”台青在大陆推广插画艺术 建平台集结海内外艺术家
- 毛宁:美方正在把台湾变成“火药桶”,遭殃的是广大台湾同胞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杜兆才决定逮捕
- 台青“接棒”推广宝岛美食 扎根重庆“再出发”
- 台湾咖啡师郭屹凡:古厝里飘出咖啡香
-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就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会见蔡英文发表声明
- 全国电动自行车收旧与换新均突破50万辆
- (台青话融合)“台二代”黄建智:深耕皮革行业十余载 见证大陆经济腾飞
- 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四论贯彻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
- “渔三代”台青洪小贺:海南自贸港带来渔业转型升级良机
- 六安:消费品市场量足价稳
- 台青余岱霖:在北京郊区打造“开心农场”(台湾新农人扎根大陆⑨)
- 要在新、细、长上下功夫
- “Z世代”台青的选择:栖居于小城 成长于公益
- 广东获批筹建粤港澳大湾区计量区域中心
- 台湾艺术青年重庆逐梦:“在大陆深度发掘自我”
- 国防部:正告民进党当局 “以武谋独”死路一条
- 休学“登陆”创业 台青陈宇利感受冒险与温暖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