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壓力「食」在大!外食費較去年上漲4.21%
主計總處今(6)天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物價外食年增2.9%,壓力漲幅較上個月趨緩,食大上漲回到3%以下,費較但通膨壓力持續,去年七大類中食物類漲幅最高,物價外食其中外食費較去年漲了4.21%,壓力藥品及保健食品也漲3.93%;至於11月查價價格,食大上漲番茄及香蕉比去年同期大漲近60%,費較另外,去年民眾出遊旅館住宿支出和國外旅遊團費同樣漲聲不斷。物價外食 不論是壓力上市場買菜,還是食大上漲吃便當、叫外送,費較每天必備的去年飲食開銷,民眾有感花的錢變得更多!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雖然比10月微跌0.28%,但年增率2.9%依舊位處高點。 對於漲價,有民眾指出,早餐花費從55元變70元,有人表示,外送費從疫情爆發時就上漲,現在不會想叫外送,也有民眾提到,味全龍總冠軍賽門票1張600元,以前在台北市立棒球場看球,外野座位1張只要50元。 七大類中,跟去年同期相比,變動影響較大的包含食物類,年增5.63%,其中外食費就漲4.21%,藥品及保健食品也漲3.93%,帶動醫療保健類上揚;娛樂服務費和房租同樣漲聲響起。 觀察11月查價價格,食物類漲最多,番茄、香蕉比去年同期大漲近60%,玉米漲42%,豬肉漲將近10%。另外,民眾出遊的花費,旅館住宿漲超過10%,國外旅遊團費也有4.21%的漲幅。實際詢問民眾,到底什麼東西沒漲過?有人說麥香奶茶,也有人回答白飯,還有人直言「薪水」。 行政院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今年CPI漲幅大概是2.5%,明年CPI漲幅會逐漸縮小,全年平均預期會回到2%以內。 11月CPI告別3字頭,扣除蔬果和能源後的核心CPI,也創下21個月以來新低,但通膨壓力持續,物價要再回到低點,恐怕不容易。 台北/李素瑜、陳建國 責任編輯/林湘芸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揭曉 年增率微跌仍處高點
通膨影響!醫療保健、娛樂服務、房租「漲」聲響
食物類查價價格漲最多 番茄、香蕉大漲近60%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公布5起安全生产执法“筑安”行动典型案例
- 多地多校公布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能否“上岸”下周揭晓—新闻—科学网
- 严惩冒用身份行为 降低社会治理成本
- 外籍人士也可領6000? 龔明鑫:須拿到永久居留權
- “吨姐”变“蹲姐”,背后推手也该被追究
- 田家庵区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
- 哈薩克斯坦四地解除緊急狀態
- 普法助力“三下乡”检察宣传入民心
- “铁拳”行动 | “懂曼容”违法销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被罚 北京公布第一批典型案例
- 雨雪天气来袭 气温起伏较大
- 紧邻新门街 龙头山安置小区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
- 北京市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揭牌
- 外媒: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占全球一半
- 天下晨間新聞 美股3大指數下跌| AMD業績展望悲觀|天下雜誌
- 石英玻璃激光冷却幅度创纪录
- 胡永红:把微生物打造成“跨界高手”
- 【12345便民直通车】6个月的试用期是否合法_
- 美國、歐洲連環爆! 歐疾管中心曝2個月內XBB.1.5將大流行
- 736噸橡膠貨物從萬象出發運往昆明
- 国家卫健委:本轮疫情场所聚集性感染明显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