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圖解・究極日本料理》:木器與漆器造就出日本獨特的「以口就食」飲食文化

文:長島博(監修)

木頭造就了「以口就食」的圖解餐具

最早發現「漆」的人是誰?

日本的餐具等容器,沒有從土器一路發展為陶瓷器,・究極日原因可能在於國土的本料大半屬於森林,輕易就能獲得木器與漆器的理木緣故。這也造就出日本獨特的器與漆器「以口就食」飲食文化,也就是造出把碗端到嘴邊,直接就著碗吃喝食物的日本習慣。

「漆」使木製容器化身為觸感溫順,獨特的口方便好用的食飲食文漆器,以下就將介紹「漆」這種天然的圖解塗料。漆是・究極日用漆樹的樹液煉製而成的天然塗料。驚人的本料是,即使現代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理木依然無法製造出比漆更優良的器與漆器合成塗料。

最早發現漆的造出人是誰呢?據說是蜜蜂。棲息於漆樹附近的長腳蜂,會用漆樹的樹液固定蜂窩底部。我們的祖先可能是看到了這個,才開始想到可以把漆拿來當黏著劑使用。

根據科學判斷,從北海道函館市塩尻町的垣之島B遺跡出土的陪葬品,大概是距今九千年前的東西。由此可知,日本人從繩文時代初期就開始使用漆了。

直到江戶末期,飯碗仍使用漆器

飛鳥.奈良時代,佛教傳到日本,佛像與佛具的製作促進了漆器工藝的進步。關於奈良時代的餐具,雖然在正倉院中找到了幾樣黑漆碗盤,但這時漆器的使用,應該尚未普及於一般民眾之間。

平安時代,漆器原是貴族專用的高級品。不過,到了平安時代後期,漆器就開始廣受民間使用了。平安時代後期的繪卷作品《病草紙》中,可看到描繪用餐情景的畫。畫面中,折敷*上放著黑漆飯碗與湯碗,還有幾個小盤子。近年挖掘出的鐮倉時代遺跡中,也大量出土了推測應為下級武士使用的塗漆飯碗和小盤子。

江戶時代,各藩保護並獎勵漆器生產,漆器產業就此確立。除了塗漆的武器之外,連傳統工藝品也加入塗漆的行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盛行使用漆器。各藩也紛紛獎勵種植漆樹,從漆液的採收到以木頭製作器具、塗漆、裝飾等,建立起一條龍式的漆工藝品生產體制。現存的漆器產地,多半誕生於江戶時代。

從平安時代後期到江戶時代後期,日本的餐具食器一直以漆器為中心。至少飯碗和湯碗始終是漆器的天下。江戶中期,瓷器逐漸普及,多半作為盤子和小缽使用。進入明治時代,瓷器大量生產後,瓷器飯碗也開始出現。不過,湯碗依然持續使用漆器。這是因為,若要將熱湯端到嘴邊喝,漆器還是最適合的容器。

圖片_1
《病草紙》「患有牙周病的男人」 (收藏於京都國立博物館)。描繪於平安時代末期(12世紀)的繪卷作品,收錄了描繪當時各式各樣疾病的畫作。請看畫面左下方,折敷上放有黑漆飯碗與湯碗,還有幾個小盤子。黑漆飯碗和湯碗上繪有朱色的圖案。

有「japan」之稱的漆器

過去漆器曾被稱為「japan」,博得許多歐洲人的喜愛。於十六世紀後半至十七世紀來到日本的耶穌會傳教士及西班牙、葡萄牙商人們,被美麗的蒔繪*打動,包括各式各樣教堂用品及運至歐洲銷售的西洋斗櫃、置物盒等,訂製了許多以蒔繪裝飾的東西。這些外銷工藝品又被稱為「南蠻漆器」。

*蒔繪:漆器上的裝飾之一。在器具表面先塗上一層漆後,再以沾漆的毛筆於第一層漆上繪製圖案。趁圖案的漆未乾時,灑上金粉、銀粉或其他顏色的粉末。用筆刷掉多餘的粉末,這時只有沾在漆上的粉末留下,形成各種圖案或紋路。

現在國產漆只剩下百分之三

進入明治時代,漆器產業的環境出現變化。失去了藩的後盾,漆樹林紛紛改成桑田或茶園,漆產量銳減。江戶時代自給自足經濟體制下確立的漆器產業無法繼續維持。

一九〇七年比利時裔美國人貝克蘭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人造樹脂,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Bakelite」,成功地以工業化方式生產人造樹脂。日本也從一九一一年開始生產這種人造樹脂,做出代替漆器的塑膠容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化學工業得到發展,使用合成樹脂製作碗身及表面塗料,大量生產合成漆器。一九四九年的工業標準化法(現在的產業標準化法,一般稱為JIS法)規定,使用合成樹脂製作碗身及表面塗料的製品也可稱為漆器。

結果,合成漆器與傳統漆器同時存在,使得消費者不容易分辨兩者差異。

一九七〇年,從尿素甲醛樹脂製造的漆器中檢驗出福馬林,這個問題促成了一九七二年家庭用品品質表示法的改訂,法令明訂漆器碗體和表面塗料必須標示成份種類。根據現在的家庭用品品質表示法,只有表面塗裝天然漆的器具才能標示為「漆器」。

現在,日本國內使用的漆,國產漆只佔百分之三,其他大多數的漆原料都來自中國。二〇一五年,文化廳規定國寶及重要文化遺產的修復,原則上只能使用國產漆。漆原料面臨非得增產不可的狀況,岩手縣等地方開始投入漆器產業的復興。

圖片_1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P45下方圖說)

漆與化學

〈漆是有生命的〉

漆的主要成分是名為漆酚的樹脂、水分、橡膠質與酵素(laccase)。若使用合成樹脂,塗上的那一刻光澤最佳,之後會逐漸褪色。相較之下,使用真漆塗料則是愈使用色澤愈美。這是因為漆器完成後,塗膜中的酵素仍持續活動,「漆的硬化作用」也仍不斷進行。

〈彩色漆的登場〉

二十世紀發現新的金屬鈦合金,以二氧化鈦粉末著色的合成顏料就此誕生,也能夠自由使用過去難以實現的白色、藍色及粉紅色等彩色漆了。

〈友善地球的漆〉

合成樹脂塗料在乾燥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熱能,消耗石油資源。另一方面,真正的漆器則不會造成環境負擔。

〈也能塗在玻璃上的漆〉

雖然漆可以塗在竹子、紙、布料、陶瓷器與金屬等各種材質表面,要將漆塗在玻璃表面曾經是一件難事。不過,近年製造出超細分子化的「奈米漆」,實現了可塗在玻璃上的漆。

從採收生漆到生產漆器

漆來自漆樹的樹液。以下介紹採收生漆與製造漆器的主要工序。

第47頁所說的「乾燥」,是為了方便說明,實際上不是「乾燥」而是「變硬」。說得更詳細一點,漆中包含的酵素(laccase)從空氣裡的水分中吸收氧氣,引起化學反應,造成漆的樹脂成份(漆酚)變硬。因此,為了讓漆凝固變硬,需要溫度介於攝氏二十到三十度間,濕度介於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五的高濕度環境。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吧?凝固後的漆非常強韌,對酸鹼等化學物質有很大的耐受性,更兼具防水、防腐的優越作用。

圖片_1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製造漆器的主要工序(以本堅地為例)

圖片_1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圖片_1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只有日本是「只用筷子吃飯的國家」

除了湯碗,日本人每天會用到的漆器就是筷子了。來比較看看中國、韓國和日本使用筷子與餐具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吧。

中國人吃飯時,眾人圍著餐桌,坐在椅子上,用筷子從桌上的盤子裡夾取食物分食。基本上分食用的小碟子直接放在桌上,用筷子或調羹吃東西。韓國人和日本人一樣,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坐在地上吃放在高腳托盤上的食物。不過,兩國的餐桌禮儀卻有很大的不同。在韓國的飲食文化中,端起餐具或以口就碗都不符合禮儀規範,基本上,碗盤必須放在桌上,使用湯匙或筷子吃東西。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