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五論中美關係
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新華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社論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美兩國元首將就事關中美關係的關係戰略性、全局性、新華方向性問題,社論以及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中美重大問題深入溝通。 元首外交是關係中美關係的「指南針」和「定盤星」,中美各界和國際社會也因此對這次舊金山會晤倍加期待,新華期待中美關係在元首外交戰略引領下盡快回到健康穩定發展的社論正軌。在此關鍵節點,中美新華社推出「推動中美關係回歸正軌」系列評論報道,關係呼籲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新華克服干擾、社論排除障礙、中美積累成果、營造氛圍,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一論回歸元首共識: 重返巴厘島、通往舊金山 讓對穩定和發展中美關係的期待成為現實,需要中美相向而行。行動路線圖也很清楚,就是重返巴厘島、通往舊金山,把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真正落到實處,擴大雙邊關係積極議程,減少消極議程,為舊金山會晤創造條件、排除干擾、積累成果、營造氛圍。毫無疑問,重返巴厘島、通往舊金山的路程,不會是一馬平川,不能靠「自動駕駛」。 只有重返巴厘島,才能通往舊金山,重返巴厘島是基礎、是前提。最近一段時間,中美關係之所以出現一些積極跡象,正是因為對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的跟進和落實得到了提速。 希望美方在近期中美互動中所展現的積極姿態不是政治算計和戰術投機,所作出的口頭承諾能夠成為具體政策和實質行動。也希望美方能夠不被國內黨爭羈絆和政客私利左右,同中方共同行動、持久努力,讓中美關係中的好消息、好勢頭不斷累積,推動兩國關係真正穩下來、好起來。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牽動着人類的前途命運。巴厘島會晤時,習近平主席強調應從把握世界大勢的高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世界大勢是什麼?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都再也無法單獨主宰世界事務;是全球南方全面開啟「大覺醒」時代,人類社會加速進入多極化世界;是人類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同時也面臨着諸多全球性挑戰。 二論校準關係航向: 中美必須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 作為兩個世界大國,中美能否確立正確相處之道,攸關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前途命運。一段時間以來,兩國關係的變化牽動世界人心,其跌宕起伏的曲折歷程,一方面表明了中美關係的嚴峻性和複雜性,確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並非易事,其間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擾動;另一方面,雙方最終排除干擾達成「重返巴厘島」「面向舊金山」的重要共識也再一次證明,只要本着對歷史、對世界、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對彼此樹立正確理性的認知,對改善關係抱持最大誠意,中美關係就能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真正實現穩下來、好起來,回歸健康穩定發展的正軌。 關於中美如何正確相處,習近平主席早已給出了明確答案,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三大原則,是審視中美關係半個多世紀風雲跌宕得出的重要論斷,是當今時代大國之間彼此交往的正確之道,是保證中美兩艘巨輪不偏航、不失速、不相撞的重要航標。 沒有尊重,就談不上信任;沒有信任,就無法避免衝突,也談不上真正的合作。這是中美交往積累的重要經驗,也是雙邊關係重回正軌的基本前提。守住和平底線,這是中美必須做出的正確抉擇。合作共贏是中美關係半個世紀以來的真實敘事,也是雙方應當繼續爭取的共同目標。 從巴厘島一路走來,中美關係回暖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面向舊金山,雙方應從過往汲取現實的啟迪,匯聚相向而行的力量,共同探索構建新時代的中美關係,創造中美兩國的美好未來。 三論正確定義關係: 競爭對抗不符合時代潮流 中美關係如何發展,歸根到底取決於兩個大國對於彼此的認知。以合作面主導認知,雙邊關係就能朝好的方向發展;以競爭面主導認知乃至以競爭定義全部關係,對抗性就會不斷增強,就有滑入「新冷戰」深淵的風險。當下美方理順對華關係,關鍵是樹立正確的對華認知,走出零和博弈思維,積累擴大合作面,持續推動中美關係穩下來、好起來。 作為兩個大國,中美在貿易、技術、外交等領域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不是你輸我贏、你死我活,而應當是你追我趕、共同進步。中國不迴避競爭、不懼怕競爭,但競爭應該是公平、合理、良性的,有紅線、有禁區,不能無視市場經濟規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更不能將核心利益問題作為競爭工具、挑釁手段。中國認為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有賽道有規則,可以在你追我趕中提升各自成績,就像運動員競技追求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突破自我,取得更好成績,而不是給其他運動員「使絆子」或惡意干擾,否則只會因為違規而被罰出局。 競爭更不是中美關係的全部。中美經濟互補性遠大於競爭性,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當前形勢下,中美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 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對人類繁榮發展擔負着重要責任。通過合作共同開啟人類發展的新紀元,還是滑入大國衝突對抗的深淵,是兩國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跳出誰贏誰輸的狹隘視角,追求人類一起贏的高尚目標,應該成為新時代中美兩國的共同追求。 四論增進合作共識: 地球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美正向互動趨勢不斷增強。美國一方面在「競爭」意識主導下繼續推出對華科技、經貿合作限制措施,一方面也在各個渠道尋求與中國接觸,出現了近年鮮見的「求同」苗頭。究其根本,中美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關係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兩國經濟關聯既深且廣,兩國和世界都無法承受雙方誤判意圖、對抗衝突之重。 中美雙方的發展進步完全可以成為對方的機遇而不是挑戰,兩國經濟互補性遠大於競爭性,中美應該互利共贏而不是零和博弈,雙方可以彼此成就,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中美合作不僅有存量優勢,還有增量優勢。中美雖然互為重要貿易夥伴,每年有數千億美元的貿易額,但雙邊貿易額仍然有增長空間,這是美國與其他國家雙邊經貿關係無法比擬的。合作將為雙方開闢更多更寬廣領域增長空間。「碳中和」領域技術研發交流和聯合投資將使雙方受益;未來中美老齡化人群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將大幅增長,醫療技術和數據的交流將給雙方帶來巨大價值;中國超大規模中等收入人群為美國農產品提供難以估量的潛在市場;美中兩國都受益於雙向投資流,鼓勵相互投資將多角度反哺兩國經濟……雙方合作的單子可以拉得很長。 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一樣,都是自尊自信自強的人民,都擁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兩國之間存在的共同利益應該得到重視,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都是機遇而非威脅。 五論夯實民意基礎: 匯聚中美交流合作的正能量 中美雖遠隔重洋,但中美人民的交流合作源遠流長。「國之交在於民相親」。追憶往昔,中美民間的友好交往從沒有中斷,兩國人民也在交往中結下了深情厚誼,為中美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歷史已經充分證明,中美兩國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語言的差異,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中美民間交流互利共贏,不僅是兩國人民做出的自主選擇,更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在中美關係處於關鍵十字路口的當下,持續不斷的民間交往和人文交流合作尤顯珍貴,為兩國關係的健康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橫跨太平洋的航班越多、貨輪越多、遊客越多、學生學者越多,中美兩國關係發展的民意基礎就越厚實,空間就越廣闊,動力就越強勁。 中美都應該本着對兩國人民負責任的態度,從兩國人民的福祉出發,處理好、管控好、發展好兩國關係,為兩國人民繼承和弘揚珍貴友誼遺產創造有利氛圍和條件,築牢兩國友誼與合作的民意基礎。近期中美關係「大氣候」回暖,越來越多的中美各界人士為兩國擴大交往合作鼓與呼,為兩國人民相知相親四處奔走,傳遞出中美民間友好的積極信息。 中美關係眼下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穩定和改善兩國關係任重道遠。所幸的是,從歷史中走來的這些根基性民間紐帶仍在,推動中美關係向前發展的正能量正在不斷聚集。 (來源:新華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湖南桂阳:优化行风破解监管服务发展难题
- 用民國76年舊鈔遭拒收 女火大飆罵驚動警
- 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
- 又一特朗普親近作證 美國國會騷亂調查接近尾聲
- 游戏租号生意:一小时收费低至3元 刷脸难防未成年
- 金融宣传伴民成长 知识普及助农致富
- 英國樓價繼續跌 創14年最大跌幅
- 世界盃|韓國1比4慘敗巴西 主帥保羅賓圖決定卸任
-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沈阳新增1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
- 陕西铁路开行“丝路号”红色研学专列
- 頭頸癌免疫藥物治療 將放寬健保給付
- 一日本情报人员在白俄罗斯被捕
- 逐一实测50家机构投教产品,喜忧各是什么?丨基金投教测评③
- 江苏徐州“伏羊节”食品专项抽检结果出炉
- 700余箱涉嫌侵权“双桥”味精被查
- 「小犬」發布陸警! 花東、屏東、恆春半島警戒
- 芦山县发现史前遗址 改写青衣羌历史
- 民調:中日民眾重視雙邊關係 認同兩國經濟合作重要性
- 知名作家遇年輕人翻白眼「不讓博愛座」 引道德綁架爭議掀論戰
- 角逐广东市场:25家猪企激烈争夺代养户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