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首次发现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硫磺鹀
硫磺鹀出现在晋江九十九溪池店地段(黄宝桐 摄) 日前,三有在晋江池店,泉州观鸟爱好者拍摄到国内极为少见的首次鸟类硫磺鹀(wú),据悉这在泉州是发现首次发现。硫磺鹀是保护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级别。动物 “当时阴雨绵绵,硫磺临近天黑,三有但有经验的泉州观鸟爱好者都知道,往往这种天气容易发现一些珍稀的首次鸟类。”泉州市观鸟学会会员黄宝桐介绍,发现在晋江九十九溪池店地段有大片农田,保护气候生态适宜,动物是硫磺候鸟、留鸟的三有停息地。19日傍晚下过一场雨,气压低空气湿度大,很多昆虫飞得低,是观察鸟类的好时机。当天傍晚,他拿着望远镜在农田里的一排排西红柿竹棚上扫视,果真找到了一只黄腹部的鸟,赶紧拿起相机拍了下来,一番辨认,发现这是硫磺鹀。当日,黄宝桐在同一个地方还发现了栗鹀,同样也是稀有鸟类。 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的动保专家林时提在比对照片后,确认是硫磺鹀。“泉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成效显著,这里适合很多珍稀动物停息或栖息。”林时提说,在之前的野生动物流调中,还未发现本地有这种鸟类。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的信息,硫磺鹀属小型鸣禽,它的显著特征是眼圈近白色,上体灰绿而带淡黄色,下体大都柠檬黄色,上喙和下喙不能紧密闭合而微向内弯,次对尾羽有白色楔状斑。硫磺鹀繁殖于日本富士山区,在当地也罕见;在我国春季和冬季仅见于华东沿海和华南部分地区,数量极少。其鸣唱清亮而婉转,特别是驯养的硫磺鹀,能在檐下笼中对月歌唱,被人视为珍禽。硫磺鹀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级别。(泉州晚报记者 吴水保)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父亲坚守老房子28年不搬家 只为让失踪儿子找到回家的路
- 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召开
- 我县中考今日拉开大幕
- 提升托管服务 全力推进“双减”
- 我市9个项目列入省2013年重点工业项目计划
- 小小丝瓜络 致富显身手
- 枞阳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
- 枞阳县积极打造“15分钟阅读圈”
- 由濒危降为易危!国宝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
- 市县司法局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开展联合检查
- 【网络中国节•端午】书香伴粽香
- 何磊:交通卡口的防疫“守门人”
- 甲醇中毒死蜱溶液标准物质:环境监测与质控优选
- 游泳场所接受“健康体检”
- 枞阳县健全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制度
- 廖志远调研发展临江经济工作
- 空腹不能喝牛奶吃香蕉?错啦!最不该吃的其实是…
- 全县暖民心行动工作推进会召开
- 枞阳县召开专题述法测评会
- 枞阳县农技人员抗旱保粮在田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