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青少年体育培训不应使用居民住宅
室内培训不应使用居民住宅作为培训场地、室内应在开展培训的青少场所设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培训机构的年体教学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宜不小于50%……昨日起,本市地方标准《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育培应使用居校外青少年体育培训有规可循。民住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室内宜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作为单列项出现在对培训场所设备设施的青少要求中。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年体《规范》由北京市体育局提出并组织实施。育培应使用居《规范》规定了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服务的民住基本要求、场所要求、室内服务要求和评价与改进,青少适用于北京市校外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年体服务活动。 校外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育培应使用居使用场所开在哪里?设施设备是否安全?教学人员是否专业?一直是家长关注的重点。《规范》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民住要求。在场地方面,室内培训不应使用居民住宅作为培训场地,利用改建或改用的地下空间培训机构,应符合消防和地下空间使用的相关规定;棋牌类体育项目培训场地,每班次培训的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其他体育项目每班次培训的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同一时间开展两项及以上体育培训项目,各项目培训区域应分开设置场地或之间设置连续性隔离带等。 在安全方面,《规范》要求培训机构应在开展培训的场所设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培训期间,教学人员应指导学员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制定应急预案,应每年组织或参与安全演练不少于一次;不同的培训项目,培训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有相关安全提示标识,高危项目应取得相应认可,并在机构内明示,高危项目培训场所应在醒目位置明示救生人员的资质信息等。 近年来,在运动场所突发身体不适的情况时有发生,《规范》在场所设备设施中要求,宜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同时,要求培训机构应根据自身规模和培训项目,配备不少于一名经过急救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从业人员,高危体育项目的培训机构还应配备相应救护人员。 对于教学人员的专业性,《规范》中要求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包括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安全员。教学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宜不小于50%。教学人员宜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持有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等《规范》中所列证书中的至少一种,如果开展高危体育项目的培训,教学人员应具备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聘任外籍教学人员应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并经过认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非法穿越为何成了“致命”的诱惑
- “38号大院”项目名称征集活动颁奖仪式举行
- “农村土地综合改革”10个典型案例公布,这些地方入选!
- 地方医保目录大清退,千余药品迎生死劫
- 在海南和玉米一起“过年”,北京农学院师生春节值守南繁基地育种
- 消防知识进校园 安全守护共成长_
- 天长持续发力“四好农村路”建设_
-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加强汛期市场价格管理
- 结婚人数连续第七年下降,年轻人为啥不结婚?
- 埃及總統稱加沙地帶重建需900億美元
- 【履职故事】“医”心为民服务 尽心履职担当_
- 雨润5010万拿下《新闻联播》后7.5秒第一选择权
- “钟美美”母亲:我让隐藏的视频,担心评论影响孩子
- 一口濑粉一口簕菜茶,在新疆也有恩平味|五邑美食⑤
- 6天16头!浙江沿海为何频现鲸类搁浅?专家解读
- 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及“两院”工作报告_
- 9月将至,这些新变化事关孩子、票子和房子!
- 29城市楼市11月计划开盘量环比下降明显
- 观察|从西北餐桌上的清远西牛麻竹笋,窥探粤甘合作的“热辣滚烫”
- 我国南方多地高温天气仍在持续 多地气温超7月历史极值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