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73.056摄氏度!我国科学家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
大约一个世纪前,零下冷人类首次将氦气液化,摄氏开启了利用液氦进行极低温制冷的度国新纪元。随后,科学极低温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科学装置、家实极低深空探测、现无材料科学、液氦量子计算等国家安全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温制 然而,零下冷用于极低温制冷的摄氏氦元素却面临供应短缺。有什么方法可以不用氦元素实现极低温制冷?一直是度国科学家要着力突破的难题。 1月11日,科学《自然》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极低温制冷的家实极低重要进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现无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以及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等单位的液氦研究人员,在钴基三角晶格磁性晶体中首次发现量子自旋超固态存在的实验证据。同时,他们利用该晶体材料,通过绝热去磁获得了94毫开(零下273.056摄氏度)的极低温,成功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并将该效应命名为“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 中国科学院大学供图 超固态是物质在接近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时,呈现的一种神奇的量子态。在这种物态下,物质既有晶体态中原子规则排布的特征,又可以像超流体一样无摩擦地流动。 事实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尼·莱格特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固态物质能否同时成为超流体”的著名科学问题。 “半个世纪以来,除了通过冷原子气模拟超固态可能存在的证据外,在固体中人们仍未找到超固态存在的确凿证据,而寻找这种奇特量子物态也成为人们的长期研究目标。”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苏刚说。 磁卡效应是指磁性材料随外磁场变化而产生显著温度变化的现象。利用特殊的磁性物质——顺磁盐的磁卡效应,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吉奥克通过绝热去磁首次实现了显著低于1开尔文以下的制冷。 这项研究始于2021年,基于前期的理论研究,苏刚教授和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李伟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项俊森博士和孙培杰研究员提出了研究钴基阻挫三角晶格材料——磷酸钠钡钴盐低温物性的建议。 项俊森等人克服极低温下的漏热控制与温度测量等诸多技术难题,反复测试、技术迭代,研发了新型低温测量器件,最终成功观察到自旋超固态的磁卡效应。 同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金文涛课题组提供了高质量单晶并开展了低温中子衍射实验。由于材料中的钴离子磁矩较小,而且需要在100毫开以下低温条件下进行测量,实验非常困难。经过多次尝试,他们最终获得了自旋超固态量子相变的微观证据。 李伟表示,后续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新器件及制冷机的研发等。如何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成实际的器件和制冷机,为深空探测或量子计算提供极低温环境和足够的冷量,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都面临一定挑战。 《自然》审稿人对这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成果“报道了超低温下对一种复杂化合物的高质量实验”“理论与实验的符合极好地支持了该工作的核心结论”“漂亮的工作展示了自旋超固态的熵效应有多大,会引发广泛的研究兴趣”。 苏刚表示,这一新物态与新效应的发现是基础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也为我国在深空探测、量子科技、物质科学等尖端领域研究的极低温制冷“卡脖子”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安徽2020年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3万件
- 黃仁勳出席美半導體協會年會分享人生哲學,透露不戴手錶才能更專注於當下
- 仙台兩三事:牛舌莫名成為仙台名產,要從泡沫經濟開始說起
- 2023雙十國慶連假交通懶人包:高乘載管制、國道好走時段、即時路況查詢,及大眾運輸優惠整理一次看
- 俄媒:一架私人飞机坠毁10人死亡,普里戈任在乘客名单上
- 《碧路·藍旅》04. 在重生之後 書寫臺灣生命力-南投魚池
- 《蒼蠅效應》:最不可思議之處在於——安慰劑什麼也沒做,卻還是產生了效果
- 南門市場改建新開幕為何看起來「舊舊的」?這又要說回台灣的「美感」教育
- 网上“赶集” “云上”拜年 年轻人准备这样过春节
- 阿拉伯半島的卡達國度:在高空旅途中,眺望了伊斯蘭式的航空優雅
- 「減塑」10大常見問題:裸買、重複使用、循環容器⋯⋯你的疑慮其實都有解決方案
- iPhone 10你可以,但為何汽車新科技你不行?
- 新生陈芋汐同济大学报到,将在该校体育教学部运动训练专业学习
- 英國脫歐後,維持債券投資的三個理由
- 你適合什麼車?(心理測驗)
- 以色列封鎖轟炸加薩走廊、哈瑪斯揚言「空襲一次、處決一人質」,聯合國痛心對雙方喊話
- 今年冬天格外冷?专家:恰是全球变暖所致
- 以色列封鎖轟炸加薩走廊、哈瑪斯揚言「空襲一次、處決一人質」,聯合國痛心對雙方喊話
- 地球第八大洲「西蘭大陸」地圖繪製完成:世上最小、最薄、最年輕的大陸,曾與南極洲相連
- 《用心理學突破瓶頸》: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原創性!當今最成功的產品和理念大多來自「漸進式創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