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X射线荧光法测定降硫催化剂中锌元素的含量
随着高硫原料加工量的用X荧光元素提高以及催化裂化(FCC)装置进料中渣油和重质油的比例不断增加,使再生烟气中的射线SOx含量猛增,导致装置腐蚀和环境污染。法测因此,定降的含开发了新型高效降硫催化剂,硫催量来有效降低硫含量,化剂其中锌含量的中锌分析是降硫催化剂的重要理化性能指标。 目前在催化剂锌元素的用X荧光元素分析中,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射线是化学分析法,如Q/SY LS1304-2008标准中所述的法测容量滴定法可用于高辛烷值型降烯烃裂化催化剂助剂及锌改性择型分子筛中锌含量的分析,该方法是定降的含试样经处理,所得滤液中干扰离子经氟化物分步掩蔽,硫催量pH=9~10,化剂铬黑T做指示剂,中锌EDTA标准溶液滴定测定其中锌含量,用X荧光元素其适用范围为0.05%~1.5%。该方法操作繁琐,样品处理时间长,无法满足科研生产需求。用X-射线荧光法分析催化剂中化学元素的文献报道甚少,用X-射线荧光法测定降硫催化剂中锌元素含量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因此,本文建立了使用X-射线荧光法测定降硫催化剂中锌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测定范围Zn 0.05%~2.0%。在测定范围内,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本方法是一种样品不需要处理,可直接在仪器上测定的快速、准确、实用的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仪(日本Rigaku,型号:ZSX-Primus),端窗铑钯,电压30~60 k V,电流30~60 m A,粗狭缝,光栏孔径20 mm,各元素测量条件见表1。 经验系数法是用来克服元素之间相互干扰的一种数学校正方法,它以直线或二次曲线描述样品中某元素的谱线强度I与含量W的函数关系,利用经验方程来表示一个元素对另一个元素的干扰影响,通过标准系列中被测元素的已知含量和测定的谱线强度,由计算机进行一系列的回归计算,求出样品中各元素基体效应校正系数,最后算出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本文采用的是日本Rigaku提供的标准软件中的经验方程Wi=(aI2+bI+c)(1+∑AijWj),其中Wi为分析元素的浓度,I为分析元素的净强度,Aij为共存元素j对分析元素的i的影响系数,Wj为共存元素j的浓度,a、b、c为标准曲线常数。 将Zn(NO3)2·6H2O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于120℃干燥1 h,为使标样与被测样品具有基本一致的化学物理状态,采用与被测样品一致的原料分子筛作为标样的基体。在850℃下将分子筛焙烧1 h。 含锌标准样品的配制:准确称量Zn(NO3)2·6H2O 13.6541 g置于烧杯中,加入178 m L蒸馏水,加热下将Zn(NO3)2·6H2O溶解,再加入150 g分子筛基体,边加热边搅拌,待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后,转入电热恒温干燥箱中,于120℃干燥,直至水分基本蒸发完全。则该样品中Zn含量为2%。 准确称取分子筛基体18 g,锌的标准样品2 g,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少许无水乙醇,在玛瑙研钵中研磨2 h,研磨混合至均匀的粉末,放入瓷坩埚中,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蒸发干燥。以保证样品均匀。即为一系列不同锌标准样品,如表2所示。 由于降硫催化剂中各组分之间存在着吸收效应,因此需要对基体效应进行校正。 本试验采用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由标准试样中锌的含量及其对应的谱线强度拟合得到的表观浓度与谱线强度的关系曲线为元素含量测定的标准方程Xi=(aI2+b I+c),其系数为:a=0,b=0.02539,c=-0.1166。 由经验方程Wi=(aI2+bI+c)(1+∑Aij Wj)得到校正系数Aij=0.05606;将上述计算的校正系数Aij与系数a、b、c输入计算机中,得到谱线强度与样品含量的关系曲线,锌元素的线性范围是0.05%~2.0%。对未知样品进行强度测定后,对照曲线可以得到未知样品中元素锌的含量。 取样品分别称取不同量于样品盒中,以2000~10000 kg/cm的压力压成直径为25 mm的不同厚度的圆片,锌元素的测定结果见表3。 实验结果表明,当称样量不同时(即样品厚度不同时),对锌的测定没有明显的影响;即称样量为2.0 g时,样片已达到饱和厚度。考虑到制样的效果,最合适的称样量为2.5~2.7 g。 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性,首先在降硫催化剂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准确配制的Zn(NO3)2·6H2O溶液,制成已知锌含量的标准样品,对此标样进行分析,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见表4。 取1个降硫催化剂样品依次压11个样片,同时进行测定,求出样品中Zn组分的数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6。 本文建立了使用X-射线荧光法测定降硫催化剂中锌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测定范围Zn 0.05%~2.0%。在测定范围内,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本方法是一种样品不需要处理,可直接在仪器上测定的快速、准确、实用的分析方法,单次测量一个样品只需要5分钟,完全能满足降硫催化剂的研制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广东化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催化剂,标样,荧光法1 实验
1.1 仪器及测量条件
1.3 经验方程的选择及应用
1.4 标样的配制
2 结果与讨论
2.1 基体效应的校正
2.2 试样厚度的选择
2.3 方法的准确度
2.4 方法的精密度
3 结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门头沟:四举措助受灾主体渡难关
- 【圖輯】深入台灣戒毒村,影像紀錄重新認識自己生命的一群人
- 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与通州区西集镇中心小学手拉手探寻运河文化
- 髮夾彎? 美商務部長:輝達可賣AI晶片給中國
- 【12345便民直通车】6个月的试用期是否合法_
- 德國學生也有升學壓力,但12歲就開始實習探索未來
- 俄副總理:俄羅斯下周將正式宣布削減石油出口
- 各地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推动“新十条”落地见效
- 疾舸扬帆正当时 勇立潮头唱大风
- 寒假学习困难门诊爆满,能让“学渣”逆袭吗?
- 家电坏了,为啥不少人宁愿换也不修?
- 为何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后“反向”读职校?
- “春风寄思念 清明亦文明”活动倡导祭扫新风尚_
- 银保联动 助农振兴,潮州人保财险联合农行举行“农户贷”签单仪式
- 青春绘就振兴图!华农学子赴江门新会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县长喊话游子“回家过年”:这是30年前妈妈对我讲的话
- 北京公布5起安全生产执法“筑安”行动典型案例
- 数字经济,帮高校毕业生就好业
- 县长喊话游子“回家过年”:这是30年前妈妈对我讲的话
- 3部门组织开展2023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