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年人”的春节:走亲戚变成访老乡
阅读提示 走亲访友是春节期间的一项必备活动,对于留在城市打拼的节走务工者而言,老家的亲戚亲友只能靠手机联系,但城市里也有“亲戚”可以走一走。变成同乡和家人,访老为他们在频繁流动和繁重工作中带来慰藉,原年人更年轻的节走务工者们期待春节的相聚能擦出一些浪漫的火花。 1月31日除夕晚上6点半,亲戚正在配送路上的变成外卖员刘彦收到同在北京打工的老乡舒丰发来的微信,约定2月3日大年初三下班后和其他两位老乡一起,访老去刘彦的原年人出租房吃火锅。看到消息的节走刘彦高兴得笑出了声,手机屏幕的亲戚光照亮了他眼角的皱纹,也照亮了他留京过年期间的变成生活。 走亲访友是访老春节期间的一项必备活动。很多务工者今年仍然选择做就地过年的“原年人”。对于他们来说,老家的亲友只能靠手机联系,城市里走动的亲友也大都是老乡。 “和老乡在一起有家的感觉” 舒丰在给刘彦发完消息后,还特意叮嘱他,什么都不用买,他们都能带现成的。据刘彦介绍,这是因为另外两位发小都在超市工作,下班后能顺便买到不少打折的肉、菜,啤酒则由送快递的舒丰负责。“我还是怕菜有些不够,又去买了100多块钱的烤串,老家来的必须吃尽兴呀!”刘彦说。 平时9点才下班的他,难得在初三那天晚上7点半就停止了接单。4个人到齐之后立马就忙活开了。洗菜、切肉、烧水、摆桌子,随着火锅汤越滚越沸,团圆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大家虽然都在北京,相隔也不过3公里,但平时忙着自己的工作,有的还打着两份工,一般很难凑齐聚会。“我们那晚没喝多少酒,但聊了很多,比如今年挣了多少钱,老家有些什么事儿,孩子听不听话……就是瞎聊,但就是有说不完的话。”直到凌晨1点,这次老友小聚才结束。 “我们本来也是一起长大的,那天晚上就好像在老家一块儿吃饭聊天,那一晚也睡得特别踏实。”说到这里,刘彦的语气变得轻快起来,眼角的皱纹里也夹了些泪水。 老乡,是许多务工者绕不开的词。也正是邻村的老乡在6年前把刘彦从山西临汾襄汾县带到北京。来北京后,他直接加入了老乡所在的外卖团队,负责北京东城区和平里附近3公里的订单。 没时间也没精力拓展社交圈 6年外卖生涯中,刘彦几乎每天都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9点,每周一天的休息日也大多用来跑单,渐渐地从一名新手变成老手。2019年,带刘彦进城的老乡大哥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有些吃不消,带着省吃俭用攒下的20多万元回了老家。当初一起出门挣钱、现在还留在北京的老乡,仅剩和刘彦一起吃火锅的3位发小。 忙碌的工作,一方面让刘彦没有时间拓展社交圈,另一方面也让他少有意愿花精力在社交上。据他介绍,外卖员的送餐高峰集中在早上7点到9点、中午10点半到下午1点半、下午5点半到7点半三个时间段。“每天回来洗漱完躺床上玩会儿手机就睡觉了,我现在40多岁了,休息不够第二天没有精力干活。” 6年来,配送团队里的成员也在不断更替,但彼此的沟通仅限在送单空隙聊聊天。刘彦向记者表示,“城市流动太频繁,人在情才在,人一走就很难再有什么联系。”这期间,仅他自己就搬家了8次,想和邻里保持稳定的关系也不大可能。 相比于需要经常在外送餐的刘彦,55岁的保洁员罗春的活动空间就小得多。她和丈夫来自重庆市梁平区仁贤镇,一同负责某公司宿舍区的两层保洁工作,夫妻俩也住在宿舍区。每天早上6点,两人要赶在员工们起床前完成走廊、卫生间和厨房的打扫,还要清运垃圾桶,一天至少三趟。 由于年底疫情反复,罗春夫妻俩根据安排留了下来。除夕晚上,罗春端着煮好的饺子回到小房间,打开了只能搜到两个台的电视,和丈夫看起了春晚。 这个房间也是平时夫妻俩主要的活动范围。罗春说:“平时不敢走远,顶多去附近菜市场买菜或者围着小区转转,主要担心员工需要开锁或者搬东西找不到人。”另一方面,她也认为自己一口重庆方言,和别人聊天怕对方听不懂,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丈夫成了她在城市里最踏实的依靠。 在城市“收获”亲人 有人在城市里有爱人相伴,有人也期待着在城市里遇到爱情,苏玉洁就是后者。今年20岁的她来自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0年高中毕业后跟着表姐来北京工作。当时,表姐拜托在北京的老乡联系到西城区一家湘菜馆,苏玉洁应聘成功后做起了服务员。 虽然是第一次外出打工,好在餐馆里大多都是湖南老乡,苏玉洁得到了大家很多关照。“我刚开始普通话讲得不好,老板安排我做了一段时间的收银员慢慢练习,大家也都一点点告诉我怎么做。” 渐渐适应工作后,苏玉洁开始对城市生活有了更多探索欲,每周轮班休息的时候,她就会约上餐馆里的其他同事出门转转,“鼓楼走半小时就到了,后来还坐车去爬过长城”。苏玉洁开朗的“湘妹子”性格,让餐馆的厨师柏伟对她颇有好感。 柏伟的心意,苏玉洁并非没有察觉,她也打心里认为对方懂得照顾人,工作勤快。春节期间,老板给大伙放了两天假,苏玉洁主动约柏伟去看电影,“看完电影我们随便走走逛逛,好像顺其自然地就在一起了。”说到这里,苏玉洁还有些脸红和害羞:“这个春节对我来说比较特殊,可以说是又收获了一个亲人吧。” 刘彦也逐渐明白,年轻人在城市里的体验,和他们已经有些不同。2019年底,他把15岁的儿子接到北京,还帮着找了一份理发店学徒的工作。“儿子工作地点在朝阳区,公司管住宿,平时我俩都各忙各的,好在这两年他干得不错,不用我怎么操心。”刘彦说。 大年初一上午,刘彦特意找了一家正宗的涮羊肉店,约着儿子吃了一顿团圆饭。有趣的是,平时从不找父亲要钱的儿子,这天主动要了200元。“孩子嘛,过年还是想要点压岁钱。”刘彦坦言,“春节能在一起聚聚挺好的”。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为化名) 记者 刘小燕“原年人”的原年人春节:走亲戚变成访老乡
编辑:汤晓雪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2-11 09:00:00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粤澳食品安全交流活动在江门举办
- 外交部:中方支持非盟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产业社区构建“15分钟”生活圈 泉州市探索有温度有幸福的城市更新
- “背景太假哥”:网红、政协委员和曾经的失败者
- 福建泉州公布15起免罚轻罚典型案例
- 农业要从“卖产品”升级“卖品牌”
- 《一家團圓》再增1演員確診! 林則希PCR陽性 累計8人染疫
- 司法大数据显示“80后”“90后”是网购维权主力
- 水产城,不眠! 中国东海全面开渔"第一网"归来记
- 儿子活埋79岁老母,情法难容
- 外交部發言人就《外國國家豁免法》出台答記者問
- 淮王鱼 “你”是世间珍奇
- 北京市海淀区青少年机器人科普竞技活动展现科创热情
- 日治晚期穿搭哲學〈女子學校學生篇〉:年輕的她們,還不知道「國家」會往哪裡走去
- 潘集区39万亩小麦开镰
- 希臘野火再起 歐盟調派滅火飛機支援
- 退出程序的App总是自己突然启动?当心隐私泄露
- 物流行业回升基础进一步改善 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较高景气水平
- 持续至2024年春节后!“绿美广东·和美乡村”随手拍活动等你来
- “土味洋味”齐飞 “下沉升级”并存 从电商年货大数据看消费新趋势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