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劲很大!台湾《繁花》剧迷“走不出来”
电视剧《繁花》收视口碑双丰收,走不出来在海峡两岸都成为观众热烈讨论的后劲花剧对象。该剧近日迎来大结局,大台不少台湾剧迷“走不出来”,湾繁直呼“后劲太大”。走不出来 从剧情走向到拍摄技巧、后劲花剧从主创团队到剧中“CP”、大台从演员妆造到插曲“回忆杀”,湾繁台湾媒体还在持续报道《繁花》,走不出来台湾网友也在社交平台发布观后感和“二创”作品。后劲花剧 跟着《繁花》去“打卡” 《繁花》带动取景地旅游热度上涨。大台作为剧中故事重要发生地之一,湾繁上海老牌五星酒店——和平饭店走红,走不出来门前挂起剧照可供合影,后劲花剧联名定制餐也供不应求,大台不少台湾剧迷慕名前去“打卡”。 排骨年糕、泡饭、油墩子、川沙鸡脚爪......岛内网友被剧中美食狠狠“种草”,“看饿了!有空一定要去上海尝尝同款”,还有一些“急性子”已经跟着网络视频学制作了。 “侬方言欸港得来伐?(你能讲得了方言吗?)”沪语版《繁花》极富韵味的台词生动地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风情,其年代感和氛围感使很多台湾观众对上海话也产生兴趣。 台舆论对《繁花》评价颇高 “《繁花》完全打破了我对90年代上海的既有印象。”“质感像电影一般,叙事节奏紧凑。”“演员非常好看,剧情也很流畅。”...... 网友讨论度超高外,《繁花》在宝岛的爆火还体现于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TVBS新闻网等台媒,对该剧时代背景、拍摄手法、布景道具、配音配乐等方方面面的“狂热”报道。 台湾时事评论员赖岳谦在一档节目中表示,《繁花》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加入了新文化的内容,这种张力让观众感受到当时上海的魅力。 《繁花》热播后,另一位时事评论员雷倩也追剧了。她认为,如今观众不仅爱看古代历史剧,还喜欢上了描绘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剧,在绵长的历史文脉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国潮和国风。 台湾《旺报》社长兼总主笔戎抚天表示,台湾和上海之间的联结非常深,所以看《繁花》可以收获很多感动。他说,这些年来,大陆的连续剧对岛内民众一直非常有吸引力,这背后是中华文化的强大力量。 “陆剧热”类型更多样 近几年,台湾“陆剧热”不断,如《甄嬛传》《琅琊榜》《觉醒年代》《狂飙》《三体》等,民众关注并喜爱的大陆剧集类型越来越多样。 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看来,大陆电视剧在岛内流行,大陆对台湾的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两岸越来越生活在同一个文化圈中。在数字文化时代,原本海峡阻隔带来的文化隔膜,正逐渐通过新媒体而消融。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任冬梅最近在《台海研究》杂志发文指出,随着大陆文化软实力的崛起,在对台湾地区传播方面,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等影视娱乐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受到岛内青少年的追捧并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让年轻世代了解真实的大陆,这对于两岸融合发展,实现同胞心灵契合无疑有巨大促进作用。 有理由相信,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两岸同胞,将共同书写出中华文化繁花似锦的未来。(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岳青)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学生用品及相关服务市场严禁先提价后打折等价格欺诈行为
- 开展环境整治 提升乡村颜值
- 县纪委联合县税务局跟踪问效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
- 我县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全市加强“双招双引”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会议
- 粤澳食品安全交流活动在江门举办
-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
- 《戏“菊”》入选全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
- 【暖民心 见行动】15分钟阅读圈让书香满城
- 二硫化碳中正戊烷溶液标准物质:确保有机溶剂分析准确可靠
- 市关工委学习贯彻中办国办46号文件调研座谈会在枞召开
- 志愿服务在一线 本职工作不耽误
- 2022年枞阳县总工会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班开班
- 课堂搬进婚礼堂,民政职业大学婚姻专业首批本科生开启“第一课”
- 农旅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 官山村柿树板中心村:“内外兼修”刷新村庄新颜值
- 5所大陆高校36名师生将赴台交流国台办:支持鼓励两岸青年加强往来
- 陶永春:“慧”种地的种粮大户
- 协作联动 护航高考
- 枞阳县举行“防贫保”教育升学保险资金集中发放仪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