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疫苗又问世?难说万能防癌做好这几点准没错
癌症的疫苗又问危害众所周知,在不少人的世难说万印象中,一个人如果患上了癌症,好点也就被宣判了“死刑”。准没于是疫苗又问,很多人希望能够有一种癌症“万能疫苗”:只要打一针,世难说万就能让全身的好点癌症细胞完全消失。近日,准没有媒体撰文称,疫苗又问“这一希望或将成为现实”,世难说万为了体现重要性,好点该媒体还给文章取了一个“重磅”的准没名字——《重磅!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彻底根治率达97%》。疫苗又问那么,世难说万该癌症疫苗真的好点迎来“万能”时代了吗? “治愈率97%”源于小鼠实验,“万能疫苗”并不新鲜 该文章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而《科技日报》也在4月2日对该研究报告进行了报道,不过,《科技日报》上的报道题目为《一种癌症“疫苗”能治愈97%的老鼠肿瘤》,文章指出,斯坦福大学科学家称,在对罹患淋巴瘤、乳腺癌和结肠癌等癌症的90只小鼠进行的研究中,即使肿瘤已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位,某种新疗法仍消除了87只小鼠的癌症肿瘤(治愈率达97%)。 也就是说,“治愈率97%”的数据来源于小鼠实验,并不适用于人类。同时,《科技日报》还指出,严格来说,新疗法并不属于疫苗,只是涉及一个类似疫苗注射的步骤,该疗法可被称为“免疫疗法”,包含两种药物,可刺激免疫细胞T细胞,诱使它们攻击癌症细胞。 事实上,这种“免疫疗法”并不新鲜。中国新闻网在2015年3月23日曾刊文称,当时已经有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章指出,免疫系统中重要角色T细胞是制造“癌症疫苗”的关键,美国科学家从捐赠者骨髓抽出T细胞,再利用癌细胞表面的WT1蛋白刺激T细胞,促使后者“记下”癌细胞,再把T细胞植入患者体内;英国的方法大同小异,先从患者血液抽取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把WT1蛋白基因植入T细胞内,再把后者植回患者体内。但对于有人提出可望制造应对所有种类癌症的“万能疫苗”,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普遍认为机会不大。 癌症疫苗难说“万能”,个体化定制疫苗更有发展前景 到底存不存在癌症的“万能疫苗”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控所副所长朱珍妮在接受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时指出,就疫苗而言,没有任何一种疫苗可以100%预防疾病,癌症疫苗也不例外;同时,癌症有很多种类,并不能一“苗”以防治之,癌症疫苗即使被研发出来,也是有针对性的,所以“万能疫苗”并不靠谱。 首先,癌症疫苗难说“万能”。据《浙江日报》报道,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郑树介绍,所谓“万能疫苗”的工作原理,是调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去和肿瘤斗争,而不是自己出马去“杀”死癌细胞。但郑树表示,“要找到一种可行的、效果显著的癌症疫苗,最大的难点在于找到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的本质区别,这是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很多专家表示,在没有看到正式学术论文以前,很难信服“万能疫苗”这一新发明。 其次,即使针对一种癌症,疫苗也并非“万能”。以宫颈癌疫苗为例,据《中国妇女报》报道,注射疫苗不代表与宫颈癌绝缘,女性不应该迷信“疫苗万能”。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妇科主任冯忻表示,宫颈癌元凶HPV(人乳头瘤病毒)有很多种亚型,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疫苗仅仅是针对当前感染概率最高的几种制作出来的,并没有覆盖所有HPV型别。因此,注射了宫颈癌疫苗,只能说是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不代表绝对不会得宫颈癌。 事实上,对于癌症疫苗,个体化方案更加靠谱一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宏魁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采访时介绍,癌症疫苗研究最大的挑战在于广泛存在的肿瘤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既存在于不同患者个体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个患者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甚至是每一个肿瘤细胞层面上,因此,如何针对肿瘤异质性,制订个性化的肿瘤疫苗方案,是该领域研究的长期目标。 癌症可防并非空话,做到这几点可避免30%癌症的发生 癌症“万能疫苗”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和不安,但癌症远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癌症可防也并非空话。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国癌症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支修益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介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癌症协会给出的定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早期发现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各种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 广州癌症协会副会长、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副院长兼肿瘤中心副主任李爱民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指出,做到合理膳食、经常运动和保证正常体重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就能避免30%~40%癌症的发生。具体而言,李爱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膳食,少喝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脂肪、高糖及低纤维素的食物,常吃蔬菜和水果,避免或尽量少吃加工的肉制品。 2、经常运动,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 3、避免过量饮酒。 4、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包括避免多个性伙伴、远离毒品等。 此外,朱珍妮提醒,大家要定期体检,做到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如果不幸被发现患有中晚期癌症,也不必惊慌失措,而应该坦然面对,因为以现有的医疗技术,即使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癌症,也可以通过规范化治疗为患者缓解病痛,使患者带病延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教育的基础,在于如何理解“人”丨议教
- 東德線民的自白:以前真心相信西德是納粹遺毒,做政治偵防是效忠國家並非壞事
- 《閱讀夏LaLa》Ep. 40:探討家庭組成的最佳讀本《讀報人》,橫跨語言隔閡的愛與信任
- 「刪Q」之後造成政黨與世代對立,國民黨真的贏了嗎?
- 安徽省各地夏种全面展开 已播种2300万亩
- 以色列後#MeToo時代:已故前總統裴瑞斯遭控性騷擾,死無對證的爆料是否造成反效果?
- 《不一樣的中國史(13)》:懂漢字的慈禧太后,在一連串偶然中成為權力核心
- 以色列後#MeToo時代:已故前總統裴瑞斯遭控性騷擾,死無對證的爆料是否造成反效果?
- 不能只心动 更要见行动
- 【動畫】《龍與雀斑公主》:細田守版《美女與野獸》,王道組合劇情卻有嚴重瑕疵
- 随机阅读
-
- 河北逾8万名大学生参与2023年“百胜杯”知识竞赛
- 常搞錯的cut用法:「Cut me dead」的意思沒有字面上那麼可怕
- 被誤會的《沙丘魔堡》(下):經典?從大衛連治的創作風格看
- 聯準會「縮減購債」市場卻風平浪靜?通膨怪獸來襲前6大關鍵一次看
- 月开销仅300多元 成年人“纸尿裤自由”仍非易得
- 《錢進加密貨幣》:最後會留在幣圈的人,只有「短炒」跟「長期投資」兩端,沒有中間值
- 陳柏惟罷免投票前夕:台灣民主轉骨湯 vs. 歡送3Q之夜,投票率將成勝負關鍵
-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主流物理學家開始重新思考「乙太」,也暗示這不會是我們了解宇宙的終點
- 龙眼新品种(系)引种南宁的果实发育和品质变化规律比较(一)
- 「小寫歷史」對抗宏大敘事:陳柔縉對有權者的去魅,讓我看到民間史學家的不凡見識
- 去年中國「山寨AirPods」賣了六億副,幕後神祕贏家是這間聯發科子公司
- 特斯拉獲得租車龍頭赫茲10萬輛「史上最大訂單」,股價大漲12.7%,市值突破1兆美元
- 二硫化碳中1,2,4
- 《不一樣的中國史(13)》:懂漢字的慈禧太后,在一連串偶然中成為權力核心
- 榮化宣布跟隨台積電腳步,投入47億台、美兩地擴廠,年產6萬噸可循環高階半導體洗劑
- 吃遍東京新宿區名店全攻略(四):「放在手掌,肉脂就會慢慢融出」的松阪牛
- 雨城区召开河道整治和禁渔工作会
- 《梅克爾傳》: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德國更需要中國市場、俄羅斯能源和美國的軍事保護
- 自創社群平台「TRUTH Social」向Twitter、Facebook宣戰,川普:「容得下塔利班卻要我噤聲?」
- 讀余英時《歷史與思想》(上):根據自己歷史研究的結論,繼續對中國投下反對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