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被揭开
萤火虫成虫腹部的萤火发光器是如何发育而成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付新华教授团队揭开了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为发光昆虫的虫成虫发光及闪光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光器 付新华介绍,发育萤火虫发光是键机揭开一种生物化学反应,由其腹部特有的制被发光器发出。萤火虫的萤火发光器分为幼虫形态和成虫形态的发光器。其中,虫成虫萤火虫幼虫具有一对位于倒数第二腹节的光器球形或半球形的发光器,可在黑暗中发出无规律的发育闪光,用以警戒天敌。键机揭开而萤火虫成虫的制被发光器则是在蛹期独立发育,在短短5至7天的萤火蛹期,成虫发光器从无到有,虫成虫快速发育成熟并具备发光功能。光器 图为5至7天的蛹期中,萤火虫成虫发光器从无到有,快速发育成熟并发光。(付新华教授团队供图) 付新华团队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比较转录组学及基因干扰等技术,对水栖萤火虫雷氏萤蛹的早、中、晚期的发光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了两个关键的hox转录因子AlAbd-B和AlUnc-4,两者通过相互作用,启动并调控荧光素酶蛋白的表达。沉默其中任何一个转录因子,都会造成萤火虫不能发光。 付新华介绍,研究发现,在萤火虫成虫发光器的发育过程中,荧光素酶蛋白在细胞质中的大量表达是一个关键因素。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需要调控过氧化物酶体的跨膜转运蛋白将细胞质中的荧光素酶蛋白转运进过氧化物酶体,只有在过氧化物酶体中,萤火虫发光的这种生物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研究证实了AlAbd-B和AlUnc-4正是调控过氧化物酶体的跨膜转运蛋白对荧光素酶蛋白进行转运的两个转录因子。 付新华表示,萤火虫成虫发光器的形状和闪光频率是萤火虫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弄清萤火虫成虫发光器的发育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萤火虫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沈阳新增1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
- 雄安新区首个教育集团揭牌成立
- 猫身花纹如何形成?最新研究称由胚胎特定分子决定
- 三孩妈妈还能拥有自己吗
- 弑母者吴谢宇的心理档案
- 江苏南京:开展零售药店保质稳价专项检查
- 北京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将建一批实验校(集团)
- 整改成效“晒”出来 群众评评好与否
- 来安俯下身心贴心为企服务助发展_
-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 父母分别给儿子捐献器官 四川完成高难度跨血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
- 貝東丹·西那瓦當選泰國新一任總理
- 中新苏滁高新区把好民生计量关_
- 如意湖社区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_
-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 公务员遴选不应再纠结是否“全日制”
- 石棉县人民法院推进“诚信石棉”专项审判活动
- “逆行”考研=集体滑落?这结论该慎下
- 自酿葡萄酒在酿造期间甲醇含量控制研究(一)
- 南京江北新区:开展节前食品安全检查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