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大學畢業的真相:你以為128學分是找工作的門票嗎?其實雇主看的是入學證明

很不幸的大學的真的入,台灣疫情在5月中進入三級警戒,畢業各校的相為學分學證畢業典禮也被迫停辦(或只能線上);但幸運的是,看不到過去在畢業典禮丟學士帽、找工作的主畢業生和同學家長合照等景象,門票嗎其明倒是實雇個難得的機會,思考「畢業」的大學的真的入意義何在?

什麼是「畢業」?

全世界第一個畢業典禮來自於十二世紀歐洲的第一間大學,當時語言是畢業拉丁語,那時的相為學分學證「universitas」是由擁有教學執照的masters所組成的公會,而「學位(degree)」和「畢業(graduate)」來自「gradus」,找工作的主意指「步驟(step)」,門票嗎其明也就是實雇獲得學士學位後,下一步是大學的真的入碩士階段,讓研究生得以進入大學並獲得教學的畢業許可。

也就是相為學分學證說,「畢業」的意思,就是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

在日本,「畢業」(卒業)也延伸引用為某人完成某事而將離開。

不過,如果現在隨便找一個大學生問道「什麼是畢業?」,恐怕大多數的回答會是「四年內修完128學分就可以畢業了。」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在台灣,教育部對大學畢業的認定就只有一個「128學分」⋯⋯不管是延遲畢業或提早畢業,都只看這個。

「學士學位畢業應修學分數,於學士學位修業期限為四年者,不得少於一百二十八學分;修業期限非四年者,應依修業期限酌予增減。」—《大學法施行細則》

大學畢業代表什麼「步驟」?

過去那個時代,知識是由少數人所擁有,不需要也不可能人人都念大學。不過,如今的台灣,若是以步驟來看,「大學畢業」代表的應是「離開高中」到「社會生存」之間的最後一哩路。

也就是說,這「最後一哩路」要確保的是學習者能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我是誰)、可以在社會上生存無虞(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當然,如果以上兩點在高中以前或離開高中後就清楚了,那也不見得有唸大學的必要。

北市防疫升級  開齋節及大型活動停辦Photo Credit: 中央社

過去的大學「畢業」,是為了往下一階段的學術或教職所設。以現在台灣的大學普及率來看,又有多少比例是走以上兩條路?

對於大多數不是走以上兩條路的學習者來說,現行128學分就可以畢業的標準的意義是什麼?你我可以進下一步,該是由老師或學校覺得?學生自己認定?或由社會或市場來決定?

當一個學習者選擇來唸大學,有一天,他覺得自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可能是走學術,可能是找工作(當員工),也可能是創業(自己當老闆),那就是離開(畢業)的時候。而這段時間可能長、也可能短,但不管長或短,似乎都不該由128學分來決定。

大學是如何評估「學習」的?

聊過大學代表的「步驟」,我們來談談大學(或是學校)的「本質」吧。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同意,學習者到學校去,就是為了「學習」。既然大學本質是「學習」,請問修畢128學分就表示「學會」了嗎?當然不能說128學分沒有任何意義,但這個128,又能如何完整評估學習成效?

我認為「現代」的學習跟過去很不一樣,如今大多數的知識在書本上、網路上都可以自行取用,之所以要去學校「學習」只為了以下幾種:

  1. 除了自己學,也想找人一起學。
  2. 不只是學,還想找人一起實作,不管是做專案,還是像藝術、汽修等從做中學。
  3. 找人學(教),而這裡指的「人」,可能是「同儕」但擁有不同的能力面向,可能是校外的「mentor」,也可能是校內的「老師」。

而這裡的學(教),也不是書裡、網路上自己看就可以的知識,而是不同「人」對知識的理解和解讀,提供學習者不同的視角和視野,甚至是有能力推薦更多值得學習的「人」來教。

shutterstock_57140308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以上這種「學習」,才是這個時代的學校該提供的服務。而這樣的學習成效該如何評估?只靠現在的128學分可以嗎?

四年,是太長還是太短?

市場眼中的「大學畢業」又是什麼?

我知道,有很多人會跳出來說,不要把念大學講的那麼理想。現實就是,大多數的家長付學費讓小孩念大學、小孩高中職畢業還要多唸一個大學,都只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找工作」。

那就先別管學校的「本質」這種高大上的議題。其實大學畢業的「目的」,就是拿到一個找(好)工作的門票。

所以,128學分可以保證拿到那張門票嗎?錯了,我覺得門票跟128學分也沒關係。

128學分的背後,代表的是各門課程教授的教學內容。平均而言,同一門學科、同一門課程,大多數的教授教內容應該都類似,但為什麼在就業市場上、對雇主來說,國立大學、或者說是台大的畢業證書,平均來說就是比其他學校的有用?

這背後凸顯了一件事,對於就業市場來說,即便教授的教學內容差不多,不同大學的128學分是「不等值」的。

明明教學內容差不多,為什麼最後會變成不等值?不合理啊。其實,不等值的不是學分。雇主沒說的真相是,他們看中的根本不是大學授予的那128學分,而是大學透過入學門檻挑進來的學生素質。

畢業生就業博覽會台北登場(3)Photo Credit: 中央社

為什麼企業就是愛台清交成的畢業生,說白了,雇主要的是各大學四年前招生就幫他們篩選出全台灣1%的人才,學校裡教了什麼,反正招募進來都要全部重教。

128學分是找工作的門票嗎?大錯特錯了,那張門票不是畢業證書,而是入學證明。

對企業來說,相較於四年來在大學唸了什麼書,如果有完成過什麼厲害的專案、做過幾個不錯的實習、考過一些重要的證照,可能都還更有用,那些有絕佳經歷和能力的人,可以畢業當然好,沒畢業也沒關係。

這才是「大學畢業的真相」。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為什麼要考研究所?如果只是「怕輸」,那郭台銘的同學不都要去跳海了
  • 給高中生的一封信:你可以不拼學測,但請先證明你具備足夠能耐
  • 給社會新鮮人的27個人生建議,祝今年的畢業生有更平順的人生起步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