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警惕!北京通州通报一起中毒事件,这种风险正在高发期
2023年9月16日,千万起中北京市通州区疾控中心接潞河医院疾控科报告,警惕件种该院急诊接诊一家两名老人疑似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北京通州区疾控中心接报后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通州通报 经调查,毒事两名病例均在通州区本地居住,风险发期9月15日前往所在村周边公园遛弯,正高发现公园杨树林间地上冒出不少野蘑菇,千万起中随后二人采摘回家,警惕件种并于当日19时晚餐期间烹煮食用。北京 食用约3小时后,通州通报二人均出现不同程度大汗、毒事流涎、风险发期手抖等神经精神症状,正高随后至潞河医院急诊就诊,千万起中医院给予对症治疗,截至报告时,二人病情相对稳定,暂无生命危险。 据通州区疾控中心应急队员现场勘查,该公园种植较多杨树,树间地面覆盖较厚一层腐烂树枝树叶,在树荫下区域,常见一些小型浅黄色蘑菇,呈散在分布,高度在6-10厘米间,伞盖有裂纹,经与患者家属核实,基本锁定该类型野蘑菇就是病例采食品种。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及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初步判断,该类型毒蘑菇为华北地区常见的一种丝盖伞类神经精神型毒蘑菇。 北京常见毒蘑菇汇总 近年来,我国毒蘑菇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由于气候变化,除西南、华中地区等传统高发区外,北方地区毒蘑菇中毒事件也呈现多发态势,北京地区蘑菇中毒事件发生风险增高。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野生蘑菇的种类很多,其中有毒的有500多种,剧毒40余种。 蘑菇中毒常发生在6-9月份,9月份仍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 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异,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常见的可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种类型。 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 以下是北京地区 部分常见的有毒蘑菇 ↓↓↓ 怀疑蘑菇中毒尽快就医 目前,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怀疑蘑菇中毒了,怎么办?切记—— 尽快就医 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不适,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快就医。 如意识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一起食用过毒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出现中毒症状,都应该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留存野生蘑菇样本 就医时,及时告知医生野生蘑菇食用史。 最好携带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者野生蘑菇的照片,以便确定野生菌的种类,判断预后。 警惕“假愈期” 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 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康复”,这时候特别容易忽视而不愿意就诊,而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因此,对于超过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时转诊到有诊疗能力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教育部:严厉打击对毕业生虚假招聘、恶意解约等行为
- 上海市消保委体察45家博物馆、乐园信息化服务 东方明珠仅得64分
- 用飞猪和同程艺龙抢票 俩平台咋抢到同一张票
- 12名租户不给租赁费法院10天讨回50多万
- “上岸”并非结束 “考研凡尔赛”是虚幻的优越感
- 柜倒压死男童 宜家赔偿4600万美元
- 四川省消委会提醒:春节过年小心山寨年货
- 斩断网络黑产资金结算通道——多起非法网络支付案件调查
-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济源工作站成立
- 一审宣判:束昱辉被判有期徒刑九年罚金5000万元 权健被罚一亿元
- 教育部:全国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已基本完成备案排查
- 规范服务解纠纷 广东将制定宠物行业美容护理标准
- 河南暴雨救援 这些“高科技”派上大用场
- 抢票软件变黄牛:收费藏猫腻 加速包抢不过手动买票
- 干5个月的活3个月未发工资 众川喜餐饮又关门了
- 上海:Hello Kitty等23批次童鞋不合格
- 北京朝阳发布全国首个区级层面标准化行动方案
- 3吨假消毒液原液被查!专家教你买对用对消毒产品
- 标示广州市汉邦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染发膏上假冒品通报名单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24款违法移动应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