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首次实现
6月18日,氮气记者从安徽大学获悉,烯烃现该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罗根与国内外同行合作,直接在多核钛氢化物介导的合成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成果6月17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烷基 作为大气主要成分的胺首氮气,是次实最廉价且丰富的氮源。然而,氮气由于其具有化学惰性,烯烃现以氮气为原料合成含氮化合物极其困难,直接几乎所有人工合成的合成含氮有机物均以氨为氮源。目前,烷基工业合成氨过程是胺首唯一以氮气为原料的商业化过程。该过程需要高温、次实高压等苛刻条件,氮气是典型的高能耗过程。因此,发展温和条件下直接以氮气为氮源合成含氮有机物的方法至关重要,这将有望实现含氮有机物的绿色、可持续合成工艺。 烷基胺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有机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烷基胺通常由氨及其衍生物与极性碳试剂反应制备。氨源自氮气,而极性碳试剂多由非活化烯烃的官能团化反应获得。原则上,非活化烯烃与氮气的直接氢胺化反应,有望实现烷基胺的简便、高效合成。然而该反应极具挑战,且此前一直未能实现。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氮气活化与氮-碳键构筑方面取得新突破,首次实现了非活化烯烃与氮气的直接氢胺化反应合成烷基胺。研究人员利用三核钛氢化物,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简单烯烃与氮气的直接氢胺化反应合成烷基胺,并通过理论计算从分子水平上详细阐明了其反应机理。 这项研究的重要突破,还在于发展了一种氮气官能团化双活化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官能团化试剂先被活化,氮气再被活化,显著区别于氮气先被活化的传统氮气官能团化模式。同时,该研究成果还展示了多核氢化物框架可以作为氮气与非活化烯烃等简单碳氢化合物功能化的优秀媒介。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将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在多核氢化物框架中,氮气与各种碳氢化合物的氢胺化反应,并设计开发利用氮气和简单碳氢化合物作为起始材料,催化合成胺类化合物的理想工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教科文组织新认证中国3项文献遗产和2座地质公园_
- 六輕報告出爐:氣爆4小時前就發現管線蝕孔、石油氣洩漏
- 湖北武汉:开展网络集中促销护航月活动
- 空手道体教融合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 “天工”“小巨人”备战中,人形机器人半马最新剧透→
- 玻利維亞強降雨已造成55人死亡
- 三大新规12月生效 网络直播无法再“任性”
- 游客居民都爱买!英德红茶在广州北京路有了根据地
- 安徽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_
- 全力保障消费者安全过“暖冬”
- 國際糖價飆升 泰山3月起寶特瓶系列飲料「調漲20%」
- 躁鬱症就是煩躁不耐煩? 你可能不夠了解這個疾病
- 生物元素分析标准物质—豆粕、奶粉以及饲料类,拿来吧你!
- 志愿服务在行动 全民健身成风尚
- 全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会议召开
- 台北市慶城街工地爆地層下陷! 路邊車輛「傾斜」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保健食品标志规范标注指南》
- 上班族夢幻福利排名曝光 「員工餐廳」最受歡迎
- 施工+駕駛心因性疾病發作 國1北上彰化段大回堵
- 护航校园食品安全 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