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近期,国家管理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工作人员,金融监督打着“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总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发布风险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提示增强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国家管理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金融监督 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实施诈骗的总局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手法一:伪造金融监管部门文件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冒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名义,发布风险通过电话短信、提示快递信函、国家管理互联网等渠道,金融监督发布“P2P出借人风险专项清退通知”“金融平台清退通知”等虚假信息,总局引诱投资人通过所谓“官方回款渠道”进行“清退登记”。发布风险投资人注册登记后,提示不法分子再以需要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诈骗投资人钱财。 手法二: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受理投诉实施诈骗。消费者在非官方渠道投诉后,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消费者手机号码、投诉内容等信息,以“解决投诉”“理赔退费”等为由联系消费者,诱导其点击“XX监管部门在线理赔中心”等虚假链接或者利用视频会议软件创建所谓“XX监管部门会议室”,诱骗登录并开启屏幕共享,从而骗取银行卡号、网银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取消费者资金。 手法三:冒充金融监管人员以“消除征信不良记录”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利用非法收集的银行卡号、贷款额度等个人信息,通过电话、社交软件等联系消费者并骗取信任,谎称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互联网贷款等借贷产品时产生逾期记录,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如要“修复征信”,需向指定的“专用账户”转入资金进行“信用佐证”,并称该笔款项随后将予退回。一旦消费者信以为真操作转账,不法分子迅速转移资金并藏匿。 以上诈骗手法均为非法冒用金融监管部门名义,利用部分金融消费者急于解困、挽回损失、自证清白等心理特点进行诈骗。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 一、金融监管部门不直接办理金融业务,也不会与消费者有任何资金往来。金融监管部门从未设立或者授权设立P2P、投资理财等“回款渠道”,不会通过QQ群、微信群、交易平台等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资金清退工作。请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二、选择正规机构的合法金融服务。消费者如果有借款、理财、保险等金融需求,应通过具备相应业务资质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媒体等非正规途径推销的“低息快捷”“免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及“保本高收益”理财产品等。 三、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信息泄露。对于不明来源的“内部消息”以及非官方渠道发布传播的信息,消费者要仔细辨识,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或者下载不明APP,不与陌生人共享屏幕,审慎对外提供个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 四、通过官方渠道合法合理维权。因金融产品或者服务问题与金融机构发生争议的,消费者可优先选择金融机构公布的官方投诉受理渠道进行处理;未达成一致的,可向当地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切勿随意点击或者打开陌生人发送的所谓“官方投诉链接”。 五、发现犯罪线索或者遭遇损失及时报案。一旦遭遇诈骗或者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消费者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反映有关情况,不可轻信网络上自称“网警”“黑客”等组织或者人员,避免再次受骗。同时,注意留存证据,积极提供线索,配合公安机关案件侦查,尽力挽回损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55.4%受访家长觉得自己“临时教师”当得不错
- 顺络电子:公司管理层持股平台拟增持5000万元至1亿元公司股份
- 安徽亳州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程修略接受审查调查
- 泰和新材:子公司拟投建研发中心项目
- 雨城区草坝镇石坪村 甩掉贫困村帽子戴上示范村荣誉
- 通富微电:重点客户目前需求旺盛汽车电子等芯片依然紧缺
- 快讯:养殖板块开盘走强
- 沿江高铁湖北段总投资超2300亿元为湖北迄今最大工程建设项目
- 科技“点亮”春节新潮范儿
- 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估值已回落至合理区间
- 上海新阳:公司生产未中断过物流本周已缓解
- 珠海冠宇:一季度净利5091.23万元同比降80.05%
- 北京东城:推出特色商业街区首批5家先行赔付示范店
- 康拓医疗: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 洛克希德马丁Q1营收150亿美元净利润17亿美元
- 泽连斯基:乌克兰正在制定一项全面计划以恢复重建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出台19条措施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凯发电气:四位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6%
- 快讯:房地产板块震荡走强中交地产再度涨停
- 马来西亚一国内航线票价飙涨500%总理责令调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