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2024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民意拒绝赖清德“台独”路线,民进党无法再为所欲为
中国台湾网北京1月16日讯(记者 李柏涛)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两项选举13日完成投票,台独计票结果显示,剖析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台湾萧美琴以40%左右的地区德路得票率,当选台湾地区正、两项赖清副领导人。选举线民 “震天的结果拒绝进党民怨听到了吗?赖清德在嘘声中登场!”对于“赖萧配”以低得票率侥幸当选,民意台湾《联合报》14日的无法社论标题一针见血。社论指出,台独这场选战,剖析自始至终都笼罩在浓浓的台湾“下架民进党”的氛围中。从投票结果看,地区德路六成台湾民众选择票投蓝、两项赖清白两党,选举线民唾弃民进党,印证台湾社会对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的不满已四溢横流。 民进党不代表台湾主流民意,无法再为所欲为 “这次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流民意。”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选举投票日当晚的一份书面声明中如此回应。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发院研究员王英津在接受中国台湾网采访时也表示,“赖萧配”在蓝白整合未果之下,仅拿到相对多数选票,赖清德未来执政的民意基础面临严峻考验。 台湾《中国时报》在14日的社论中也指出,这次岛内领导人选举,有人戏称“民意是最大的输家”。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秘书长陈士良对中国台湾网说,岛内确实有六成民众并不支持民进党和“赖萧配”,希望“下架民进党”。但后来因为多种原因,造成选票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导致“赖萧配”渔翁得利。 此外,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113个席次中,中国国民党在本次选举中获得52席,民进党51席,台湾民众党8席,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2席。结果显示,民进党8年来,首次失去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所谓“第一大党”位置。 “如此选举结果,也决定了民进党在今后4年中,不能再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中为所欲为。”王英津说。 六成岛内民意拒绝赖清德“台独”路线 大陆方面在选前即把民进党“赖萧配”定位为“独+毒”的“双独(毒)组合”。台湾《中国时报》13日社论则指出,四成选票即意味着,赖清德是一个不具“全民代表性”的执政者,他所声言的“台独”路线不被大多数台湾人认同。 “赖清德在选前已声称要延续所谓‘蔡英文路线’。”陈士良说,大陆方面已将所谓“蔡英文路线”等同于“台独”路线、对抗路线、害台路线,“赖萧配”上台后必然会延续蔡英文推行的“去中国化”的“渐进式台独”路线,继续以“互不隶属”的“两国论”来定位两岸关系。 王英津也认为,赖清德是“务实台独工作者”,会在岛内进一步推动“台独”分裂路线,进一步去除“一中元素”、切断两岸历史文化联结,继续充当美国“以台制华”的棋子。这些“倚美谋独”的“台独”活动与中美战略竞争、地缘冲突加剧、动荡变革期等加速演进、交织叠加,必将进一步增加台海局势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台湾《联合报》也反问,赖清德这样一位内心“台独”、行事傲慢、却临阵作出“非独告白”的人出任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还会有宁日吗?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陈斌华在上述声明中再次强调。他表示,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越走越亲的共同愿望,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大势。 陈斌华说,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的立场一以贯之,意志坚若磐石。我们将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与台湾有关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一道,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在大陆牢牢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的情势下,即使民进党的‘双独组合’得以继续在岛内执政,也无法改变‘台独是绝路’的历史宿命。民进党和赖清德需要看清这个现实。”王英津说。 台湾《旺报》在15日的社论中说,美国媒体询问拜登对台湾选举的反应,他反射性回答“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似乎答非所问,却为赖清德4年任期清楚定位。“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侥幸当选,当前中美权力架构下,赖清德将没有“台独”,只剩“务实工作者”。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除了湖南永雄,长沙为何还藏着千家催收公司?
- 史上最溫柔討債集團TrueAccord,如何讓欠債的人甘心還錢、債主開心數錢,在Google獲得近滿分好評?
- 【編輯嚴選】8月各大串流片單推薦:台劇《俗女養成記2》《斯卡羅》領銜,Netflix、Apple TV+同樣有精彩好戲
- 《幸福雙贏》:不只談判能夠「雙贏」,你的人生甚至可以「多贏」
- 教育的基础,在于如何理解“人”丨议教
- 《馬、車輪和語言》導讀:追索馬匹馴化的歷史,尋找印歐語系的起源
- 《家事法庭裡的春天》:為了父親名下房產,繼母拿了五萬塊錢給她,希望她同意放棄繼承
- 在東奧兩大外媒基地「東京媒體中心」與「台場Big Sight」,追賽事也不忘勤防疫
- 你在经历独处时光吗?六成受访者建议独处时做好规划
- 馮客《毛澤東的大饑荒》:在集體化的衝擊下,傳統社會對性的禁忌被打破,強姦像傳染病般蔓延
- 《幽靈、死亡、夢境》:特別強大的人格才能承受擁有「預知能力」的悲哀
- 很遺憾地震真的無從預測,但有機會從「長微震」中找尋大地震前兆
-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辽宁发布2023年372项地方标准立项计划
- 豪大雨襲台:新竹以南14縣市豪大雨特報,10縣市今停班停課,高屏多區發表淹水警戒
- 【2020東京奧運】中華隊7/30戰績&各國獎牌榜:林昀儒無緣摘銅,戴資穎、「麟洋配」寫下台灣羽球新紀錄
- 體育競賽若不區分「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生理女性運動員將會被全面扼殺
- 感悟恢弘历史 传承千载文明_
- 蛀牙放著不管會自己好嗎?你一定要知道的重要牙科常識
- 過了叛逆期還是會和父母起衝突,高齡社會下的成年親子關係如何解?
- 「上流權貴的人生都封頂了,應該沒什麼好追求的吧?」只有中產階級才會這樣想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