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分娩镇痛普及率低的原因何在
近日一篇关于无痛分娩的媒体报道指出,目前我国平均分娩镇痛普及率约为30%,分娩中西部地区许多医院的镇痛分娩镇痛普及率不足10%。与此同时,普及数据显示,率低国外一些国家的因何分娩镇痛普及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这样一组数据的国内悬殊差异背后,是分娩无数选择自然分娩的中国产妇遭受的如报道所言“断了12根肋骨”般的巨大痛苦。而这种痛苦在分娩镇痛早已成为一项成熟技术的镇痛当下,本是普及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的。 分娩镇痛是率低一个医学名词,即人们日常所指的因何无痛分娩,这项技术最早起源于西方牙科医生的国内麻醉技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分娩历史。早在19世纪50年代,镇痛英国女王就曾使用氯仿麻醉剂缓解分娩痛苦、改善分娩体验,当时苏格兰产科医生辛普森还曾因为在分娩镇痛领域的创新贡献而被授予男爵头衔。这样一种比抗生素发明时间还早几十年的医学技术,却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在中国广泛普及开来造福女性。一些产妇因畏惧分娩之痛而选择对身体伤害更大的剖宫产,还有一些初产妇在自然分娩疼痛难忍后又选择剖宫产,不得已遭“二茬罪”。 开展无痛分娩的技术难度不大,过去在国内普及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统观念束缚,认为无痛分娩的麻醉技术会影响胎儿身体及智力发育,造成一些产妇特别是家属心理抗拒;另一方面是麻醉师短缺、定价政策滞后等现实原因,造成许多医院没有无痛分娩的医疗服务可供选择。近年来随着对无痛分娩的广泛科普宣传,人们对无痛分娩技术安全性的信任度已大大提高,但制约无痛分娩普及的现实原因却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包括东部一线城市在内的许多三级医院甚至都无法提供无痛分娩医疗服务,中西部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情况可想而知。 一位麻醉科医生曾经道出其纠结心理,虽然深知镇痛治疗能够降低产妇痛苦,但麻醉师参与无痛分娩“又累又不赚钱风险还大”。当前,我国麻醉师总体数量短缺。据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9年6月统计,我国麻醉医师的数量为9.2万人,平均每万人配备0.6名麻醉医师,而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能配备2.5至3名麻醉医师(或麻醉从业人员)。对麻醉师而言,无痛分娩相较于一般性的手术麻醉,需要根据产妇的产程情况及产科大夫的意见进行麻醉,这就需要将宝贵的麻醉师资源投入到无痛分娩的长战线上,很多时候麻醉师需要24小时待命。相对于麻醉师的辛劳,其工资收入难以体现其劳动价值。一个合格的麻醉师要经历医学专业本硕加实习期至少10年的学习锻炼,但在现行定价政策下,其收入并不高。据专家介绍,两年前北京地区无痛分娩的麻醉技术费用仅200元,加上器材费用总计不到1000元。 解决一个细分行业的整体性人才缺乏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改善其收入水平与职业福利,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当然,对麻醉师而言,其收入增益部分不应完全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这就需要医保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2019年,国家卫健委组织全国913家医院开展无痛分娩试点,并要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分娩镇痛提供医保报销等政策支持。如今各地执行情况如何,至少从当前无痛分娩普及率结果看尚不乐观。 无痛分娩是现代生育文明的重要体现,在人口增速放缓的时代背景下其意义不言自明。刚刚过去的5月9日是母亲节,加快有关无痛分娩的公共政策制定、施行与配套完善,是对每一个中国母亲的最好抚慰与致敬。 (作者:岳钟,系媒体评论员)国内分娩镇痛普及率低的国内原因何在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5-12 09:18:22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创新机制共筑坚强堡垒
- “耕耘者振兴计划”在化州启动
- 探寻非遗,逐梦韶华|瓷艺中华·景德镇青少年大展研学营来了!
- 太平人寿滁州中心支公司录制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宣讲视频_
- 山东青岛:举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最高奖励100万元
- 联合国官员讲述加沙医院见闻:弥漫着血腥味
- 制止餐饮浪费|四川:树立绿色新理念 引领餐饮新“食”尚
- 台大體育館爆人潮! 參與民眾可抽簽名海報、顯卡
- 现场拿证 江苏南京连锁企业食品经营许可“加速度”
- 《液體》:飛機的機翼其實是用強力膠黏的?
- 寒流吹襲2/3地區 美國東岸歷數十年來最冷平安夜
- 提振消费信心 江西12315投诉举报中心“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开展公益活动
- 北京师资圆和田“大学梦”
- 黃仁勳又賣股! 減持輝達變現10億「還沒賣完」
- 国管局加快推进全国公物仓“一张网”建设_
- 线上消费诉求占比超八成!上海端午假期受理投诉20350件
- AI大模型落地核工业多个应用场景
- 黑龙江鸡西:规范夏季旅游市场
- “律师驻队”助推城市管理法治化
- 要让习惯性违章不再被“习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