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人生的倆好球 打擊出去

文:李思穎

臺灣自小培育棒球員的人生過程艱辛又漫長,特別是倆打擊對於家境清寒的孩子來說,充滿種種考驗,好球包含適應球隊文化、出去生活起居的人生照料,都需要長時間的倆打擊磨合,加上接觸新環境的好球徬徨與迷惘,使得小球員被迫學著長大,出去在困頓的人生環境中自主獨立,而這些進步,倆打擊背後需要許多支持與關懷,好球才能與日俱進。出去

被迫離開家的人生懷抱

觀賞完《倆好球》之後,我的倆打擊內心百感交集,腦海中頓時浮現許多畫面,好球回想起過去到臺東輔導過的孩子,多數都有讓人鼻酸的故事,尤其是對於打棒球的孩子,真正來到球隊的意義,不是因為想要打球,而是「不得已」。

偏遠地區的案例最多,最常見的就是父母離異、隔代教養,這些孩子無從選擇,只能同意大人看似合理,實際上痛苦的「安排」。家裡經濟狀況差,被丟到球隊的孩子,爸媽大多都在外地工作,沒時間也沒機會關心小孩,所以到了假日,有些孩子也只想繼續留在球隊宿舍,因為回去沒人照顧,也不會有人煮晚餐。

這是臺灣偏遠地區少棒隊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同片中所見,眾多打棒球的孩子家庭結構不健全,家裡經濟拮据,根本無力負擔,只好把小朋友送到「有飯吃」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在東部球隊裡面,單親與隔代教養的家庭佔據二分之一,有的地區甚至全隊都是,可是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孩子無法改變他們的命運,也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家庭的溫暖。

臺灣少棒球員必須經過層層磨練,才能成功站上打擊區,任何一場勝利對他們來說都珍貴無比。計分板上的點點滴滴
臺灣少棒球員必須經過層層磨練,才能成功站上打擊區,任何一場勝利對他們來說都珍貴無比。

教育永遠比球技重要

如同片中所述,真正重要的是教育,也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環,少棒是棒球教育的根本,除了給予技術指導外,更重要的是學習運動以外的事。比方說剛進入球隊時,多數的孩子懵懂無知,不懂棒球規則、不懂球隊規矩,也不知道怎麼洗衣、曬衣、用烘乾機,以前在家時父母親會幫你打點好一切,一旦加入球隊之後,凡事都得自己來,這些轉變都必須要一段時間的適應,經過磨練才會成長。

這也讓我回想起曾經在網路上看過的一支影片,內容是講述一個孩子在進入球隊前後的差別,起初他的母親為了讓他成長將他送到球隊,但因為不懂團體生活,一路上他跌跌撞撞好幾回,常常在獨自洗衣時哭泣,同儕之間也對他惡言相向,對棒球也無法融會貫通,使他幾乎快要崩潰。直到有一天練完球,教練告訴他「不要怕、勇敢一點!你越怕你越接不到。」這句話徹底點醒他,使他開始轉變,非常認真學習,即使被球打到也不喊痛,持續練習之後進步飛快,就連放假回家也會幫忙媽媽做家事,奮發向上的態度,使他在最終站上打擊區,敲出人生的勝利打點。

這點與《倆好球》的觀點不謀而合,在片中許子謙所扮演的角色,就像這位教練一樣,我想,比起謾罵與批評,更多的鼓勵與讚美,才是運動教育裡最真摯的感動。

棒球帶給孩子的不僅是技術,而是團隊教育,好比球賽結束後所有人圍成一圈,慶祝團隊合作得來的勝利。
棒球帶給孩子的不僅是技術,而是團隊教育,好比球賽結束後所有人圍成一圈,慶祝團隊合作得來的勝利。

隊友不只是隊友,而是家人

觀賞完《倆好球》以後,不禁讓人回想起剛上大學時,一個人來到陌生的縣市,那種誰都不認識,又要跟一群人在一起的心情實在很痛苦,在看片時,真的會讓人不知不覺地身歷其境,好像自己就是曾煒晟,每天被教練又操又罵的,讓人忍不住潸然淚下。

「我來到球隊以後,我覺得我不是自己一個人。」這是我在過去採訪少棒賽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也是我最常拿出來自我鼓勵的話,雖然年代久遠,早已忘記是哪個球員所說,但這話確實給我很大的鼓舞,每當遇到低潮時,想想自己身邊的「隊友們」,這群和你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一旦伸出援手時,真的會讓你感動得痛哭流涕。

愛棒球 大家一起來

臺灣有許多從小開始進入球隊的孩子,或許每個人加入的理由不同,但是在經過多年來的洗禮後,除了棒球技巧熟稔,更重要的是,他們透過棒球教育學到更多運動以外的事,好比片中提及球隊的紀律,以及生活的自主獨立,這些都是寶貴的收穫。

不僅如此,近幾年開始有許多企業投入,藉由資助學校,讓球員能安心學習、溫飽三餐,使得棒球環境逐漸改善,只是這些改變還需要更多人一起投入,如果你也喜歡棒球,並且願意投入更多,那麼以下的活動千萬別錯過了!

想成為這群棒球小將的夢想推手嗎?

一起加入 Home Run Taiwan 發起的《百校贈球計畫》

https://homerun2gether.homeruntaiwan.com/

「本文同步授權刊載於Home Run Taiwan」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