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带一自”模式带来新希望
——凤台县创新开展产业扶贫纪实 凤台县通过采取园区带动、三带一自企业带动、模式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希望“三带一自”模式,截至目前,三带一自全县38个贫困村实现光伏产业全覆盖,模式每村实现发展两项以上产业,希望有22个村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三带一自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模式贫困村产业达标1486户,希望带动贫困户1245户,三带一自自主发展产业贫困户721户增收。模式 园区带动 扩大脱贫空间 凤台县财政投资697.5万元,希望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38个贫困村建设93个食用菌扶贫车间,三带一自其中21个已出列的模式贫困村,每个村建设2个;17个未出列的希望贫困村,每个村建设3个,统一交由安徽坤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使用,每个大棚每年分红1.5万元。同时,做大做强湿地树种保护基地、中山杉育苗基地、设施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县水稻场瓜蒌种植基地、稻田综合种养基地等,带动贫困户生产、优先吸纳26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贫困户就业本年收入已达6000元,实现一户务工全家脱贫。 土地托管增加贫困户收入,县森林苗圃沿济祁高速、凤利路、凤蒙路、泥古路建成了中山杉绿色长廊扶贫基地,基地占地面积3414.19亩,流转163户贫困户土地257.63亩,每亩流传费用1100元,为贫困户解决无劳动力种地问题。 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扶贫,开展贫困户水稻机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订单回收、烘干、存储、销售等农业生产环节全程化服务。目前由凤台县农旺植保合作社、禾谷香农机联合社、凤禾公司共同实施。两个联合社近200个成员单位,免费为900户贫困户提供3年机插秧和统防统治服务,每亩节约成本330元,现已与635户贫困户签订了服务协议。 企业带动 享受脱贫分红 对无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利用“大户捆绑、金融撬动”贫困户带动模式,财政扶贫资金入股,贫困户从中分红,贫困户按年分红不低于投资的8%。截至目前,已通过产业扶贫项目、金融贷款带动487户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种养业脱贫。其中,凤台咏梅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争取扶贫资金建设育肥猪车间一栋,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每年为全乡54户贫困户每户分红不低于2000元。另外利用扶贫贷款资金200万元,在猪舍闲置屋面建设光伏电站,年收益不低于20万元全乡54户贫困户分红,加上育肥猪扶贫车间分红,实现一企业带动全乡贫困户脱贫。 大户带动 确保脱贫增收 通过大户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务工、对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争取扶贫项目资金、贫困户贷款集中建设基地、贫困户管理、种养大户代经营管理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从事、参与特色种养业。 凤台县硕乐家庭农场吸纳周边20户贫困户务工的同时,带动基地附近2户贫困户从事酥瓜种植,免费提供水、电、种苗、技术指导,帮忙销售、每户面积5至6亩,收入2万以上。 自主发展 激发脱贫动力 财政资金直补落实到户,按照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清单进行补贴,户均补贴约2000元,已拨付到户直补资金375.4万元。扶贫项目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朱马店镇立足当地羊肉汤的优势,利用扶贫项目资金为全镇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150户贫困户,每户购买4至6只羊让其饲养,每户可年产羔羊20只,育肥后出售,户均年收益万元以上。 贫困户带动贫困户从事种养业,2014年尚塘乡建档贫困户孙国辉2015年脱贫之后,他的蘑菇大棚带动村里20户贫困户就业,另外年底为每户贫困户分红2000元,参与分红的除这20户外还有6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 做好培训指导,县农委成立了产业扶贫指导帮扶小组,对投资10万元以上的产业扶贫项目,每个项目安排一名专业对口技术人员结对帮扶,指导38个贫困村,培育10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培养150名农民技术人员。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刘明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制止餐饮浪费|北京东城:开展食品安全及制止餐饮浪费联合检查
- 福利加碼 財政哆嗦|天下雜誌
- 《老友記》五位主演首次發表聯合聲明悼念「錢德勒」:我們是一個家庭
- 在轨“满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身心状态良好 各项任务顺利推进—新闻—科学网
- 小记者穿战斗服 体验当小小消防员
- 2年來第4度! 中國太空垃圾失控落地表 23噸火箭推進器墜地球
- 广西南宁拧紧燃气“安全阀”
- 压实责任抓落实扎实推进“一肩挑”
- 扶贫剧《山海情》春节尽显带货功能
- 一季度我国黄金产量、消费量同比双增长
- 以軍進入加沙地帶最大醫院展開行動
- 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在南京举行—新闻—科学网
- 长护险扩面重在突破服务瓶颈
- 運動精英獎入圍名單公布! 最佳女運動員破例入圍6人
- 保育有成!「石虎親子」出沒 黃喉貂也現蹤合歡山
- 泉州市级“七五”普法总结检查验收完成
- 我国科学家在酶催化机制解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出入境窗口办证人数增多 市民处境游热情高涨
- 雅安芦山地震官方公布最新联系电话
- 既然全球变暖,为何寒潮来袭?—新闻—科学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