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话融合)从北大博士到凉山“乡青” 台青林书任的“油橄榄梦”
中新社凉山2月22日电 题:从北大博士到凉山“乡青” 台青林书任的乡青“油橄榄梦” 中新社记者 岳依桐 春日暖阳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宏模乡,台青遍布山坡的话融合油橄榄树已发出新芽。“80后”台湾青年林书任戴着无边框眼镜,北大博士正神情专注地查看滴灌系统运作状态,到凉的油还不时向工人询问油橄榄的山台书任生长情况。 2013年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青林林书任没想到,自己会与凉山如此“密不可分”。橄榄如今的乡青他已经适应冕宁元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并将农业视作终身事业。台青 “我的话融合故事很简单,从台北到北京再到大凉山,北大博士从北大博士到凉山‘乡青’。到凉的油”林书任笑着解释道,山台书任自己的青林学业、事业都与大陆紧密连接,“‘乡青’就是指,我是一名扎根大陆乡村的普通青年。” 林书任的父亲林春福1987年便到大陆投资兴业。听父亲讲大陆的快速发展、看有关大陆风土人情的纪录片,成长过程中,林书任对大陆十分憧憬。在北大求学期间,他对大陆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2011年,时年56岁的林春福决定再次创业,从制造业转战农业,发展油橄榄产业。经过考察,他选中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适宜油橄榄生长的凉山,并开始在此深耕。2014年起,林书任也参与进来。父子俩一个抓生产、管质量,一个做品牌、拓销路,油橄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公司共种植油橄榄树25000余亩,带动9800余户农户增收,产出的橄榄油远销至菲律宾、新加坡。 “如果说一开始是被爸爸的创业精神和拼搏精神打动才加入,现在的我则是真正看好大陆乡村的发展前景,愿意全身心投入农业。”谈及自己近10年来的心路历程,林书任感慨道,自己和父亲就像一对亲密“战友”,并肩奋斗在田间地头。 从对凉山一无所知,到学会“孜莫格尼(吉祥如意)”“卡莎莎(谢谢)”等简单彝语,这位台青已逐渐融入当地。行走在村庄中,不时有村民热情地问候林书任。对他们而言,这对台湾父子已经不再是远道而来的陌生人,而是带大家致富的好朋友。 “每当看到村民脸上的笑容,听他们表示感谢,我感动之余也觉得责任更重。”林书任告诉中新社记者,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凉山的村庄风貌、基础设施建设、民众生活水平都越来越好,能为“第二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倍感荣幸。 作为新一代台商,和相对传统的父亲不同,林书任更乐于创新。他说,自己想以油橄榄产业为基础,探索更多农旅融合的延伸产业,真正让乡村实现多元化发展,并期待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为大陆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为实现上述想法,2021年,林书任在凉山组织成立了新农人培训中心,教授当地民众油橄榄种植技术,内容涵盖施肥、管护、修枝、采收等各个环节。“未来还将陆续开设民宿管家、直播带货等课程,希望吸引更多当地民众加入,持续增收。” 在林书任看来,台湾在乡建、乡创方面有先进经验,而台青非常适合将这些经验带到大陆。“大陆是一片广阔的舞台,台青既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能为祖国发展作出更有社会意义的贡献。” “父亲的梦想是在大凉山种植10万亩油橄榄,带动更多人致富增收。”望着田间茁壮生长、四季常青的油橄榄树,林书任笑道,在与父亲共同奋斗的过程中,他想探索更多跨界乡村振兴模式。“我们两代人合力,一定能在凉山创造出不一样的未来。”(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 这些不良习惯你占几个
- 学生每人会种乐器 这所大山里的"摇滚学校"很特别
- 信心超強!升息啟動 這都房價仍看漲,七都唯一|天下雜誌
- 美國宣布對以色列3名個人和2個實體進行制裁
- 芦山县发现史前遗址 改写青衣羌历史
- 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启动—新闻—科学网
- 旱厕改造造福居民 自我管理突破瓶颈
- 国网汉阴县供电公司:整改“回头望”问责促实效
- 甲醇中丙环唑溶液标准物质: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性
-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福建周宁平态养生馆拒罚被加罚
- 天下財經週報:服務業急凍會多久?美國經驗這麼說|天下雜誌
- 撒錢幅度跟二戰後一樣!美國印鈔逼高通膨,對你的傷害是這個|天下雜誌
- 你在经历独处时光吗?六成受访者建议独处时做好规划
- 跟着镜头,一起看厦门!网络全媒体厦门行今日启动!
- 市政协四届28次主席会议召开
- 汉阴中学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成长月”之“神秘学霸来帮你”活动
- 西涧社区:勤走访为民解忧 进家门纾民之困_
- 海尔发布子母机免清洗以原创定义中国智造
- 國際局勢往1989年靠攏,台灣加入CPTPP的4大觀察點|天下雜誌
- 以色列國防軍稱空襲加沙地帶中部多個哈馬斯軍事據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