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你習慣「把委屈往肚裡吞」嗎?有話不說,並非真正的和諧

文:麥明晴(大學教授)

前幾天在校園遇到負責整理我們那一層樓的習慣諧清潔阿姨,幾句話家常之後,把委不說並非阿姨突然臉色一暗,屈往告訴我她只做到月底就要離職了。肚裡的和這位阿姨已經在我們這一層樓服務了8年,吞嗎也還正值壯年,有話怎麼要突然離職呢?她回答說,真正前幾天接到主管的習慣諧通知,說我們這一層樓的把委不說並非單位不想再聘請她。

看著她一臉委屈的屈往樣子,我答應幫忙打聽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肚裡的和幾方詢問之下,吞嗎才知道這位阿姨常常將工作交由單位內的有話工讀生來做,包括垃圾的真正清運、文件的習慣諧收發等,讓單位內的許多人都心生不滿,因此決定不再聘用。

我追問:你們雙方有曾就這個問題溝通過嗎?

單位的人回答:沒有耶,她已經這樣很久了,不想說她,況且說了也沒有用吧……

同樣的問題,我再回頭問阿姨,她則回答:我的背曾經受傷過,無法提重物,我想說他們工讀生多,都年輕力壯,幫一下忙沒有關係啊。

一邊是心有不滿、但卻認為說了也沒有用,因此乾脆直接砍掉,另外一邊,則是自我設想自己的情況應該被體諒,因此疏於溝通。就這樣,雙方因為都不說,也就沒有機會讓情況改善,最後用最不歡而散的方式落幕。

類似的問題,發生在另一位朋友的婚姻裡。認識這位朋友已經30多年,她過去是個外向活潑的人,喜歡參與團體事務,但在遇到現任老公之後,在交往期間就因為男朋友不喜歡社交活動,為了維持兩人之間的和諧,因此壓抑住自己心裡的渴望,停止社交活動,將時間保留給兩人世界。婚後,生兒育女,她的世界更是只剩下家庭。

然而,當孩子漸漸大了,時間空閒下來,她突然驚覺自己的人生竟然已經壓抑、空白這麼久,突然相當懷念起年輕時那種與團體一起工作、一起奮鬥、一起達成目標的熱血噴張。多年來的壓抑,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的渴望,讓她錯過了太多東西,以至於現在對於先生只有滿口抱怨,反撲的力道甚至強到讓她與過去的同學有了婚外的感情,鬧得幾家人雞飛狗跳。

回首這一路,她不曾開口表達自己的壓抑,夫妻倆也就不可能有改善相處方式的機會,最後以這樣爆發的方式不歡而散。

國人習於隱藏自己的想法

在傳統教育中,我們常常被教導要隱藏心中真正的想法:想要甚麼,千萬不能直說,那樣太顯貪心、也太沒禮貌了,只能等人家給;心中對某些人事物有意見,為了和諧,也千萬別說,別人會自己有報應的;自己身上發生好事,更是應該自己人低調開心就好,不要到處招搖亂說。

相關的成語、俚語則是一籮筐,舉凡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共體時艱,相忍為國,曉以大義,委曲求全,顧全大局,得意忘形、樂極生悲等,都是在傳達這樣的觀念。

asian pupil sitting alone in classroom looking up at the ceilings.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在2018年所進行的「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全球化與文化組」的調查中,曾詢問過受訪者對於以下兩個敘述的同意程度:

敘述一:即使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也不宜反對多數人的想法。

敘述二:為了與他人有良好關係,個人不應該表現出對他們的抱怨。

受訪者對於敘述一的同意程度分布列於表一,對於敘述二的同意程度分布列於表二。

1作者製作提供
2作者製作提供

從表一可以看出,在1,948個受訪者中,同意敘述一(包括非常同意、同意、有點同意)的人數為1,332人,比例為68.4%;從表二則看出同意敘述二(包括非常同意、同意、有點同意)的人數為1,185人,比例為60.8%。這代表在多數國人的觀念中,為求和諧而隱藏自己真正的想法,是很普遍的做法。

從年齡分布來看,則可以看出年紀越大者對於這兩個敘述同意的比例更高,在50歲以上的族群中,同意敘述一的比例高達79%,同意敘述二的比例為74.5%。而在18至30歲的族群中,同意敘述一的比例為48.7%,同意敘述二的比例為37.4%。這顯示年輕一代的觀念稍微有所轉變,但持傳統看法者仍不在少數,近乎半數。

為求和諧而隱藏自己真正的想法,是國人普遍的做法。更甚者,不少人對於西方文化中的直來直往,例如明白說出自己的想法、慾望,明白指出對於他人的看法,或是在自己有好的發展時大開派對慶祝等,都覺得是淺薄、粗魯、不懂內斂的行為。

AP_02081406231_(1)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隱藏自己的想法能夠帶來真正的和諧嗎?

但是,若是從結局來看,或許我們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長久隱藏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就像沒有出口的壓力鍋一般,不斷蒸煮煎熬自己的內心,讓心中的不滿、委屈越來越膨脹,最後以爆開、玉石俱焚的方式讓自己與身邊的人一同受傷。同時,不敢表達真正的想法,卻又期待他人能夠理解自己,如此一方面往往讓自己心中受到小劇場的不斷上演而折磨著,另一方面也讓人際中的溝通變得難以捉摸,增加誤會、降低效率。

相反的,若是在一路上適時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維護自己的需求與權利,則是給予自己與他人能夠就事情溝通與調整的機會;或許一剛開始雙方心中會有芥蒂,但是一旦事情能夠改善、解決,相信最後雙方心中只有更多的欣慰與互相尊重。

因此,委曲求全,不一定總是能成就「全」;直言不諱,也不一定總是造成傷害。

全球化的世代,需要反轉腦袋

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全球化的世界,下一個世代所面臨的不只是身邊同儕的競爭,更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同儕的競爭。其他文化教養下長大的孩子,有相當多是善於表達自己、維護自身權利的類型;相形之下,東方的孩子就顯得沉默、軟弱,被動的接受環境。就算東方孩子內在的素質其實並不遜色,甚至往往更為扎實,但不敢表現自己、不懂得表現自己,往往就失去了許多機會。

為了下一個世代的競爭力,我們要努力反轉腦袋!為了和諧隱藏自己的想法,這只是表面的和諧,底下其實隱藏著一顆未爆彈。適時把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講出來,這並不是自私、並不是白目,反而是一種勇敢、負責的態度,給予自己與身邊的人一個溝通與改善彼此的機會,才能創造長久穩定的和諧。

資料來源

  • 傅仰止(2019)。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2018第七期第四次:全球化與文化組(D00170_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D00170_2-1

延伸閱讀

  • 為何台灣學生「不發言」?一名大學生在教學現場的反思
  • 防疫關在家這麼久,你覺得自己是外向型、內向型,還是兩者皆非?
  • 致職場內向者:請擁抱這樣的你,別活在他人的期待裡
  • 《戒了吧!低品質勤奮》:「我個性就是這樣」,那你這輩子就只能這樣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