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不种正是油菜益提芦山县油菜花开得灿烂的时节,但今年的种榨龙门乡王家村簸箕坝组,一改往日“满地金黄”的菜收景象,田地里出现了绿油油的不种“疙瘩菜”。 这是油菜益提由芦山县福江蔬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当地180户村民联合种植的农作物——380多亩榨菜。 目前,种榨“疙瘩菜”’已经为当地农户带来50多万元的菜收经济效益。 支持灾区 重庆商家保底价收购 25日,不种在王家村簸箕坝组,油菜益提十几位村民正在田间地头收割“疙瘩菜”。种榨“别看这个菜外形上和青菜差不多,菜收但都是不种送到重庆去做榨菜的。它可给村民带来不少收益。油菜益提”王家村党支部书记杨本华弯腰从地里拿起一颗“疙瘩菜”,种榨用小刀削去叶片,只留下菜茎,“它的茎部像一个个疙瘩,所以我们当地人都叫它‘疙瘩菜’,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榨菜。” 杨本华说,“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来自重庆的某榨菜食品厂负责人彭洪亮带来了榨菜种子,希望王家村的福江蔬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种植,并承诺以每吨300元的保底价收购。 为什么要选择几百公里外的芦山县来种植榨菜?彭洪亮告诉记者,选择芦山县种植榨菜,一方面希望能帮助灾区人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芦山县的各方面条件适宜榨菜的种植和生长。 “那时候,大家正准备整理田地种植油菜。”杨本华说,多年来,农户们靠种植油菜,每亩地有1000元收入;但大规模种植榨菜,村民还没尝试过。 “疙瘩菜”能卖钱吗?种植多年油菜的村民心里满是疑问。 一年见效 种植户继续种榨菜 “榨菜好种,没有难度,也不需要复杂的田间管理。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我保证以每吨至少300元的价格收购。”彭洪亮提出与大家签订协议,为农户承担种植的风险。 彭洪亮为杨本华算了一笔账,按照榨菜亩产4吨计算,当年的最高收购价为每公斤4角8分,一亩收入1500元左右,种植榨菜比种植油菜划算。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也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杨本华召集合作社成员和当地群众开了两次坝坝会,最终有180家农户决定与合作社一起种植榨菜。 “在村里的号召下,我租地种植了60亩榨菜,按照今年的市场价格,我大概能有11万元的收入。”村民程虎林表示,种植榨菜的效益比种植油菜高30%左右。 见到经济效益的程虎林决定,继续种植榨菜。 尝到榨菜种植甜头的不仅是种植农户,附近的部分留守妇女也趁着榨菜收割时节帮助合作社收割,每天有60元工钱。 “在家闲着,不如到地里赚点钱。”57岁的村民李本兰说,帮合作社收割榨菜以来,她已经收入几百元。记者 卫葳
上一篇
危险的培训:学员互相辱骂 五天四夜速成“青少年领袖”
下一篇
网购刚下单客服就来电 厦门警方揭秘骗子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