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制延长,“学质”如何跟上步伐
近日,学质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研究学制关系到读研期间的生学生活成本、职业规划、制延求职和深造等,长何因此备受关注。跟上“研究生学制延长”是步伐否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主流趋势?延长学制,“学硕”和“专硕”是学质否趋同化?如何让“延长学制”成为高校教学“提质”的抓手……这些讨论,成为摆在大学生和高校面前的研究重要问题。 多所高校延长研究生学制 前不久,生学几所高校公布的制延2024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内容显示,研究生学制有所延长。长何例如,跟上陕西理工大学发布的步伐《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制由两年改为3年。至此,该校硕士研究生所有学科专业(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制均为3年。在上海体育大学,2024年起,博士生学制统一改为4年,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原则上不少于3年。而该校2023年的招生章程中称,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的学制为3年,全日制定向博士为4年。 在此之前,不少高校已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特别是专业硕士的学制。东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章程》显示,硕士研究生所有专业学制均为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也提到,部分学科的基本修业年限将由两年调整为3年,在过渡阶段专硕可申请提前至2-2.5年毕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发现,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学制有所延长的专业多集中于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如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学制除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为两年,其余学科学制均为3年;东南大学的国际商务英语笔译、示范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制延长至3年。 此外,在研究生学制有所延长的专业中,文科、商科占据较大比例,如东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的会计专业,中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河北大学、湖南大学的法律(非法学)专业。值得一提的是,从梳理中可以发现,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建筑类专业,以及临床医学、护理、兽医、生物与医药等医学类专业,也在研究生学制延长的院校专业中多次出现。 为何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延长研究生学制? 据了解,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指出,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其中,学术型基本学制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基本学制为2-3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基本学制为2.5-3年。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何芳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分析:“本硕博的第一年基本都是公共基础课,这是压缩不了的。此外,专硕第二年一般要同时完成‘通常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求职就业’三项任务,的确很难。另外,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日益规范和提高,网络评审及抽检越来越普遍和严格,也让大学生毕业没那么容易。” 在她看来,以上种种因素叠加,研究生学制延长的趋势或将越来越明显。 延长学制后,专硕与学硕是否会趋同化 专硕一直以应用性强,针对就业、学制较短等特点而被人们熟知。我国高校专硕的学制基本维持在2-2.5年,而学术硕士的学制普遍为3年。然而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调整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许多原本只需学习两年就能毕业的专业硕士,被延长到了3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一些国家将硕士学位定位为时间较短的过渡性学位不同,在我国,硕士学位是一个独立的学位阶段,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其中专业硕士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将部分专业的专硕改为3年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论文写作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李立国说。 至于延长专硕学制,是否会导致专硕与学硕“趋同化”的问题,李立国表示,专硕的优势在于人才培养类型和目标不同于学硕,而不仅是“学制短”。 “有的学生是在职攻读专硕,本来就时间紧张,还要在两年的年限下完成学习课程、毕业论文等内容。他们和全日制的学硕学生相比,在专业能力上的竞争优势不大。如今的改变可以帮助提高专硕的教学质量,反而是一种提高专硕含金量的纠偏举措。”李立国说。 “学制”改变,“学质”如何跟上步伐 研究生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今年7月,由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124.2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6.6万人。伴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各界对研究生培养“提质”的呼声越来越高。 学制延长只是表象,不少专家认为,关键不在“学制”,而在“学质”。 有专家指出,研究生培养不同于其他学历教育,重在“专、精、深”;考核方式也不同于其他学历教育,其质量要求更高。基于这些压力,一些学生只求获得学分,不认真读书、不深入钻研课业;某些导师由于修业年限短、门下学生多,无暇或缺乏精力细致深入指导。适度延长修业年限对于完成研究生培养要求来说,则提供了很大空间,有助于优化强化培养过程,实现培养目标要求。 “研究生培养不可能实现‘多快好省’。”陈何芳认为,如今,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用人单位,社会各个方面都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延长学制的基础上,学校更应当保证学生的时间没有浪费,保证自身学识有所增长。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教学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系统和完善。”李立国说。 其次,李立国认为,对专硕来说,其教育形式可以更加多元化。“既要有课堂学习,又有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面对生产一线和实践需求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最后,他认为,要把毕业论文或作品作为一个主线,重视学生毕业的“出口关”。
- 最近发表
-
- 广西玉林:消费者“零距离”感受电力计量
- 紀崴需要什麼?戀愛家教幫得了他嗎?老實說現階段我一定會拒絕
- 「台灣精準醫療計劃」有五大疑慮,衛福部應正視國人「基因定序外洩」造成生物戰風險
- 壽司郎事件與「打工族的恐攻」,愚蠢行為連環爆背後的六大因素
- 京津两地六支童声合唱团唱响纪念黄自诞辰120周年合唱音乐会
- 多數民主黨人不希望拜登再戰2024,民調:近7成民眾對他引領未來沒信心
- 佛光山星雲法師97歲辭世,一生致力推動「人間佛教」,晚年深受疾病所苦
- 隨著ChatGPT、MidJourney、DALL·E等人工智慧高速發展,我們將會是「最後一代」
- 新标准产品推送:热销+上新,满足您的生活饮用水检测需求(三)
- 星雲法師堪稱台灣佛教事業「經營之神」,其他寺廟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 随机阅读
-
- 我市暂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
- 《守住角落的人》:江湖傳言,美眉越正折扣越低,曾大福哼說:「這是醜化我!」
- 《我70歲,依然嚮往燦爛的明天》:「我只想當一個男人的女人,才不要當婆婆的媳婦」
- 解構李喜明上將的「整體防衛構想」,台灣將如何重塑對中國的防衛?
- 中央网信办再为“自媒体”划红线 新规有何亮点?专家解读来了
- 香港外匯基金慘蝕2024億港元創紀錄,學者:受中國防疫措施、中美關係拖累
- 《失控的愛》:別讓模糊假性的「我們」打破彼此真摯的感情
- 王鴻薇要求卸任正副元首禮遇金降到7.5萬,綠委批「當年反對的是國民黨」
- 生物元素分析标准物质—豆粕、奶粉以及饲料类,拿来吧你!
- 【對談】《徵婚啟事30年經典再現》陳玉慧 X 楊士範:時代不論新舊,尋找愛情和婚姻一直是人類的恆古議題
- 朱立倫與戰鬥藍為了搶深藍同溫層保險票,不惜拿陳建仁當祭旗
- 林麗琪《野鳥散步》:涼爽舒適的早晨,沿著嘉義大埔街附近閒逛
- 由濒危降为易危!国宝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
- 老師不教課讓學生自己看書、寫考卷,就是「自主學習」嗎?
- 中研院士朱雲漢直腸癌病逝,與大腸癌有何差異?存活關鍵在於發現的期別
- 樟宜機場「全球最高室內瀑布」如何大掃除?關掉水泵後花5小時排水,還得清除大量許願硬幣
- 在海南和玉米一起“过年”,北京农学院师生春节值守南繁基地育种
- Fed升息1碼放緩升息步調,鮑爾表明今年降息不適當,將持續調高利率
- 美日「2+2」升級安保同盟,正轉向以戰爭為基礎的根本性調整
- 《魔鬼詩篇》作者魯西迪遇刺後推出新作《勝利之城》,透露精神創傷寫作變得「非常艱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