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启运
5月12日,亚洲圆筒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上油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型海中国海油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功装船,将搭乘“新光华”号半潜船运往珠江口盆地的气加启运流花油田进行回接安装,从而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工厂 据了解,亚洲圆筒“海葵一号”集原油生产、首艘上油存储、型海外输等功能于一体,气加启运包括船体和上部功能模块两部分,工厂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亚洲圆筒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首艘上油“海葵一号”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型海高度接近30层楼,气加启运总重相当于3万辆小汽车,工厂吃水深度接近航道极限,必须在天文大潮时才能出港,每月满足作业条件的海况窗口仅有3天。 “海葵一号”本身没有动力,不能在海上自航,需要将它像货物一样装到半潜运输船上,通过“大船背小船”的方式运输至珠江口盆地。圆筒结构导致其受风面大,极易发生旋转,因此,装船是“海葵一号”运输过程中技术难度最大、作业风险最高的关键环节。 在当天装船过程中,拖轮先将“海葵一号”牵引至空旷海域,同时,“新光华”号半潜船通过抛锚“站稳脚跟”,船舱加水压载下潜至设计深度。在拖轮的配合下,工作小艇通过精确定位系统将“海葵一号”牵引至运输船设计位置。随后,“新光华”号半潜船排出压载的水,慢慢上浮,将“海葵一号”背起,完成装船作业。 “在流速湍急的海面上‘穿针引线’,将‘海葵一号’牵引至运输船设计位置,就位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且过程中不允许发生任何碰撞,技术难度创行业同类装船作业之最。”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海葵一号”安装项目经理王继强介绍。 “海葵一号”将运往流花油田进行回接安装,航行距离超过1200海里。安装完成后,“海葵一号”将通过12根长达2570米的系泊缆绳牵引,漂浮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 “海葵一号”按照百年一遇恶劣海况进行设计,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杭州首张医疗器械“一证多址”经营许可证发放
- 泉州文化闪耀东方之珠 高甲戏应邀赴港参加中国戏曲节
- 今年出游人数预计超60亿人次
- 马面裙套装占C位 “新中式+龙元素”走俏
- 福建泉州发布外卖平台方食品安全合规指南
- 得了流感不能洗澡洗头吗?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 应急管理部发布元旦假期安全提示
- 时评:大学生“反杀”骗子,是一堂生动的“防骗课”
- 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开展慰问帮扶全国道德模范活动
- 聯電攜手英特爾赴美發展12奈米。特斯拉市值蒸發800億|天下雜誌
- 中新真探:羽绒服用鹅绒会比鸭绒好吗?
- 户外、轰趴、度假、桌游……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团建
- 大学开设恋爱课 高分标准不是“脱单”
- 暴雪、冰冻、大雾、大风,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四预警
- 马面裙套装占C位 “新中式+龙元素”走俏
- 福州召开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通报会
- 从“说走就走”到看重性价比 “囤旅游”香在哪儿
- 年纪轻轻爱上了推拿?当年轻人“组团”去中医推拿科
-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40万人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