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治療長者,要用「最少的武力」

口述: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醫生|文:陳曉蕾

糖尿病、治療長者血壓高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用最控制住血壓和血糖,武力可以防止很多病,治療長者但這要從中年時開始,用最年紀大身體已經差了,武力那時才來壓低血壓血糖的治療長者數字,一來可能已經太遲,用最二來藥物本身的武力副作用,反而有機會令問題更嚴重,治療長者更危險。用最

可惜這不是武力醫生的常識:有些醫生做事比較公式化,看數字,治療長者而不是用最看人。老人科就要再三衡量這些藥,武力對病人整體來說,是否好處多過壞處?要取得平衡。

有一位八、九十歲的婆婆有糖尿病、血壓高,接著中風,吃得不好,整個人很瘦弱。雖然有工人照顧,還是跌倒,脊骨其中一段因為骨質疏鬆而裂開,非常痛。她來醫院門診看醫生,因為沒胃口,變得更瘦,彷彿快要不行了。我於是把她所有糖尿病、血壓高的藥都停掉;兩個星期後覆診,她的血糖數字高得驚人,但因為情況是一直改善的,所以我決定繼續小心觀察。再兩個星期後,她變得很精神,開心地說:「救命恩人啊。」停了藥,她有胃口食東西,女兒又肯讓她吃喜歡的榴槤,之前怕血糖高是不許吃的。

血糖數字高不是好事,但對這婆婆,起碼有胃口肯進食,恢復精神後才可以走路,幾個星期以來情況一直改善。短期的血糖偏高也不是大問題,長期才需要關注,等到婆婆情況穩定,我又再漸漸增加糖尿病的藥,一步步控制血糖。

治療長者,要用「最少的武力」──如果你當藥是一種武力。要小心用藥,重要是讓病人有正常的生活,繼續吃平時的食物。不要限水、低鹽,這些短期來說,對病情不一定有用,但就令病人失掉胃口,不再吃東西,人已經生病,再要吃不喜歡的食物,不想吃身體就更弱。因為生病已經變瘦,住醫院更瘦掉十磅、八磅,這對身體影響更大。

一些長者很討厭抽血,覺得抽走很多精力,可是失去體重比血液後果更嚴重,血液可以透過新陳代謝恢復,但體重不那麼容易回來,本來只得八十磅,現在更跌到七十磅,那十磅不像年青時容易胖回來,這是非常嚴重的事。

同樣,一些檢驗也要平衡利弊。我有一個病人看了很多年,九十歲了,他最近看其他醫生說有痔瘡,以防萬一要排期照腸鏡。他來看我時,我就建議不用,只是一次屙血,也見到是痔瘡了。

對這樣高齡的長者來說,照腸鏡太辛苦了:清大便並不容易,起碼要住一兩天醫院,要喝兩大湯碗瀉藥,那些瀉藥沒有味道,漿糊似的,有些老人連吞東西都有問題,怎能勉強喝?然後又要拉肚子,一直待在廁所,還要插喉。

私家醫院有麻醉,過程彷彿睡一覺醒來,發現有瘜肉也可以順便割掉,可是在公立醫院未必會麻醉,那過程是辛苦的。而且就算知道有腸癌,是否還要做手術?身體已經衰弱,發現了也未必會這樣醫治,那為什麼還要照腸鏡?

如果五十出頭,或者年紀大但健康不錯,照腸鏡可以檢測腸癌,但身體不好,就要平衡利弊。年青的醫生不一定懂得,擔心伯伯有腸癌,有時亦是擔心家人之後怪責,避免之後被投訴,就對病人或家人建議照腸鏡,由病人簽紙承擔照腸鏡的風險。

這位病人因為我看了很多年,熟悉他的身體情況,才有信心建議,他女兒也不是馬上同意,覺得照腸鏡可能「穩陣」一點。但我解釋就算發現有癌症,亦不建議做手術或化療,他的身體承受不了,最終女兒接受我的建議。

(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看作者Facebook)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