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国考现场:考研降温为何考公人数激增?有的热门岗位1700人在竞争
摘要:这天是直击争2024年度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开考的日子。本次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国考岗位平均约57名考生竞争1个工作岗位。现场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近6年来,考研考招录规模逐步攀升,降温激增今年招录3.96万人,为何比去年增加0.25万人,人数热门人竞扩招幅度为6.7%,直击争连续6年“扩招”。国考岗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摄影报道 11月26日清晨,北京气温较低,考研考呼吸间已有白雾蒸腾,降温激增但许多考生们仍手持着笔记、为何复习资料不停翻看。人数热门人竞各种计算公式、直击争“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时事热点、成语辨析……都是考生们心中的重点知识,需要抓紧最后时刻继续加强记忆。 这天是2024年度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开考的日子。本次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平均约57名考生竞争1个工作岗位。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近6年来,招录规模逐步攀升,今年招录3.96万人,比去年增加0.25万人,扩招幅度为6.7%,连续6年“扩招”。 上午的考试科目行政能力测试为9点开考,考生可在8:30开始进入考场,但《华夏时报》记者8:10到达首都经贸大学附属中学考点时,看到考点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考生,且考点门口有多家考试培训机构正在发放宣传资料。 “我今年是最后一年参与考试了,希望能顺利上岸。”已经35岁的考生张航(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自己一直追求稳定的工作,大学毕业后便回到河南老家,进入了体制内。但由于几年前随家人来到了北京,只能再次加入“考公大军”。 有人试水,有人奋力一搏 下午5点,天色渐暗,为期一天的公共科目笔试全部结束,考生开始陆续离开考场。相比考试前的紧张氛围,诸多考生的状态已经轻松起来,考场外的声音明显嘈杂,有关试题的谈论、谈笑声也多了起来。 但走在人群中的何佳(化名)明显状态不佳。“行测题量太大根本写不完,数量关系和常识根本没看,是直接填的答题卡。下午的申论就是一直抄材料,我已经很久没写这么多字了。” 何佳表示,在职备考困难程度翻倍,一边上班一边备考,精力实在不够用。自己虽然也复习了,但是在考场上还是难以应对,“上岸”的希望不大了。 考生李琦(化名)是2024年的应届毕业生,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国考,还有100多个考生和他竞争同一岗位,因此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考场。 “写是都写上了,但写得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在他看来,两科的考试时间都很紧张,行政能力测试中有题目没有做完,申论的题只是勉强填满。 一直全力备考的张华(化名)在出考场后明显状态轻松,已经在和结伴而来的同学谈论着晚饭的选择。 “我已经备考半年多了,而且参加了培训课程。毕竟应届生在‘国考’中比较有优势,还是希望能利用好应届生的身份,争取一次‘上岸’。”张华非常兴奋地表示,自己在开考前看的蒙题小技巧居然用上了。 事实上,在考试结束后,许多考生便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感受,有考生称,“考试前,心飞扬;考试后,透心凉”;也有人说“放心,轻舟已撞大冰山”。不少考生表示,自己没有做完题目,行测题量太大,120分钟135道题,蒙都蒙不完,因此,今天的考试被网友称为“上午涂彩票,下午抄资料”。 高考报名招录双涨 “当下就业形势严峻,创业风险增大,所以许多高学历年轻人选择报考国家公务员职位。随着国家各项制度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公务员比其他职业相对稳定,待遇相对要好,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报考者;其次,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的推进,公务员职位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在社会服务工共领域,这也促使了报名人数的上涨。此外,国考的报考门槛相对较低,所以吸引了更多的考生报名。”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了解,本次国考计划招录规模达3.96万人,同比增加0.25万人,扩招幅度为6.7%;与此同时,报考热度持续升温,共有303.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考试前,共261.3万考生考前进行了报名确认,而实际参加考试的人为225.2万人,参考率约为86.2%,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57: 1。 在报考岗位中,竞争热度较高的前十个岗位的报录比均超1700:1,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岗位为“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在该岗位仅招1人的情况,却吸引了3572人参与竞争。 “国考竞争愈演愈烈是正常现象。在市场经济和就业压力背景下,优秀人才会更加关注国家机关这一稳定的就业渠道。此外,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公务员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竞争激烈也有利于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然而,这也意味着考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来备考,备考压力加大。”知名评论家解筱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考公向左,考研向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考持续升温的同时,考研报名人数却在连涨八年的今年出现了首次下降,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至2022年期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平均增长率为15.8%。而2021年至2023年,报名人数分别为377万人、457万人和474万人。其中,2023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增幅明显放缓,增长率从21.2%降至3.7%。可以说,今年考研报名人数的下降此前已有预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近年来持续的考研热开始降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考研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对比发生了倾斜。随着我国就业市场持续转型,学历的信号作用下降,仅仅依靠一纸硕士学历文凭并不能很好地改变就业前景。而且考研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尤其是激烈的考研竞争所发生的机会成本,考研录取率近年来因考研热而下降,报名考研的预期收益降低;与此同时,新兴的职业领域和就业机会逐渐增多,毕业生的升学去路多元化,保研政策逐渐放宽,海外留学人员规模依然在增加等因素均导致了一部分潜在考研人数的减少。 此外,陈建伟还指出,考公人数激增变相转移了考研压力。一些本来可能会选择考研的学生,在考虑到公务员考试的稳定性和就业前景后,转而选择了考公务员。 “很多人考研也是为了就业,公务员的待遇条件都很可观,如果能直接就业,确实会让一些人放弃继续深造。”李琦表示,在他身边的同学中考公考研两手抓的不在少数。 全量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同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考研人数下降可能与国考报名人数上涨有关,反映了人们对于不同职业选择的调整。由于就业市场不景气,一些考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国考寻求相对稳定的公务员职位,而非继续深造。这也可能是对当前社会经济状况的一种适应和应对策略。考研人数下降可能意味着对于深造和学术领域的信心减弱,更多人选择追求相对安全的就业。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最近发表
-
- 宁夏石嘴山:强化监督检查力度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 魏晉風雲之八王之亂(三):趙王篡位、三王伐趙,第二期動亂就像開了加速器
- 誰夠格被世界級鉅富凝視?當女孩成為貨幣,顏值修羅場的遊戲規則
- 國道3號南投6車連環撞1死1重傷,廢土及沙拉油桶四散,北上全線車道封閉處理中
- 秦明:我只是一个爱讲故事的法医
- 【專訪】設計師李政瀚、于薇:獲得葛萊美獎,當然很值得「八歌浪」一下!
- 談俄烏戰爭如何終局:是「歷史最後一人」還是真的「戰到最後一人」?
- 魏晉風雲之八王之亂(六):僅剩東海王司馬越獨掌大權,但他真的笑得出來嗎?
- 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主任沈德咏受贿案一审宣判
- 快篩陽即確診!可以請防疫隔離假嗎?|又!賈芯文S1EP20
- 随机阅读
-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向前赶】在“往前赶”的号角中迈向新征程_
- 「没什麼要道歉的」,梅克爾為任內俄羅斯政策辯護:外交沒有發揮作用,並不代表它是錯的
- 柬埔寨執政黨地方選舉大勝,為何會有許多年輕人支持獨裁的洪森政權?
- 「投資」與「投機」並無貴賤之分?縱橫股海必須認清的七大原則
- 一字之差,一场变革:一年内超1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更名
- 中國品牌「Shein」衣物標籤上疑似出現求救訊息,快時尚背後的供應鏈、二手衣問題
- 【影評】《秋天的童話》:九七回歸的焦慮,輻射出香港移民潮下的「美國夢」
- 摩根大通CEO:美國民眾的紓困金還有6~9個月可花費,接下來準備迎接「經濟風暴」
- 学生和家长们!这份开学防疫指南请收好默记!
- 長榮國際點燃張家戰火,「弟弟派」呼籲股東反對減資,最終八成同意長榮海運現金減資6成
- 【漫畫】《變成怪獸的同志》:既然死不了⋯那我想成為,不是同性戀的其他物種!
- 中國品牌「Shein」衣物標籤上疑似出現求救訊息,快時尚背後的供應鏈、二手衣問題
- 北京市通州区公布学科类培训机构“白名单”,18家机构入选
- 香港晚報:隊友、民政局悼念沙排港將劉梓浩病逝
- 從《史記》屈原與項羽的故事,觀察華夏文明中「家」的庇與陷
- 【漫畫】《章魚嗶的原罪》:「軟爛」章魚嗶的天真,為孩子們鋪成通往地獄的階梯
- 重庆机车惨祸中,那位“穿黑丝的妹妹”丨记者手记
- Meta面臨8起青少年相關訴訟,造成飲食失調、嚴重憂鬱與睡眠障礙,母親指控FB、IG與11歲女兒的自殺有關
- 參議員達克沃絲訪台的意義:台美要開始「公開」進行正規軍事合作了
- 「死而復生」的五股箱屍案(上):警方高速破案逮人,卻成為一場刑求逼供的鬧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