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李安說「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但「孝」的本質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文:鍾奎(北京大學儒家思想哲學博士。李安教了半輩子的說孝順個書,寫了一輩子的過時字,就想為美好的本質思想發聲,造就美好的和想心靈)

「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

我不教小孩「孝順」,李安只要他感受到愛,說孝順個同時也愛我就夠了。過時

——李安

在誠品人的本質「週三箴言 talk to you」看到這段「箴言」,忍不住緊盯不放。和想

我喜歡導演李安,李安對李安的說孝順個「箴言」卻忍不住沈吟再三。

當我們想到「孝順」,過時我們想到什麼?赫赫有名的本質二十四孝嗎?所以我們腦海浮現的可能是郭巨「為母埋兒」——因為口糧不足,母親又儉省自己的和想一份給疼愛的孫兒,郭巨索性挖洞準備埋掉「侵占」口糧的親兒?

光想就不寒而慄。

魯迅在〈二十四孝圖〉便寫道:

我請人講完了二十四個故事之後,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於先前癡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

孝順:泯滅人性?百依百順?言聽計從?

當我們想到「孝順」,即使不是泯滅人性的郭巨埋兒,我們想到的是什麼?對父母百依百順,言聽計從?父母說東,明知方向錯誤,也得拖著兩隻不甘願的腳往東?跟隨這個邏輯再往前走一步,就推導出那句屁話: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只要作了父母,自然而然站到正確的那一方,即使犯錯也可以理直氣壯?

那麼,「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話到底誰說的?

我猜普羅大眾會像我年少那般,一廂情願推斷鐵定是「孔子」,反正孔子的嫌疑最大。

真是孔子說的嗎?對不起,還真不是!

那是誰說的?

對不起,不可考。反正儒家正規的典籍找不到。

「孝順」不等於「孝」

別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說「孝順」吧。「孝」與「順」兩字連用,已經是漢代以後的事了。先秦的聖哲只說「孝」,不說「孝順」。

請問孔子如何論「孝」?撇開我們這一輩熟悉的文化基本教材,拋開語錄體的《論語》,從孔子師生的日常,不難管窺孔子界定的「孝」。

至於「孝」是什麼?可以從曾子的「孝行」來觀察。

曾參與老父曾點一起下田,誤把菜苗當作雜草,一鋤砸下去,菜苗斷作兩截。曾點眼尖,發現兒子犯錯,本該往地裡去的鋤頭立刻轉往曾參身上去。

曾參被盛怒的老父打到昏死過去,一連躺在床上好幾天。

曾參挨揍,孔子的反應是什麼?曾參乖乖挨揍,被老父打到昏死過去,這不正是我們認定的「孝」?所以曾參應該得到孔子的表揚?

對不起,沒有!

Half_Portraits_of_the_Great_Sage_and_Vir公有領域
郕國宗聖公曾子

曾參躺了幾天,復原得差不多了,想去見孔子,孔子拒絕了。滿心委屈的曾參又等了幾天,孔子終於點頭接見。

孔子從一個古老的故事講起,以大孝知名的帝舜始終不得老父瞽瞍歡心,說是動輒得咎一點也不為過。但大舜如何應對?

大杖則走,小杖則受。

不是聽任老父痛打,讓老父消氣就好,與此同時,感官得足夠敏銳。發現怒火攻心的老父打到不知輕重,可能要出人命了,走為上策。

「而你呢?參啊,你忍著痛讓老父亂打,萬一讓老父打死了,豈不是害你爹背上殺人的罪業?」

這個場景,我覺得所有批評儒家、批評孝順的大眾都該牢牢記取。

孔子究竟怎麼解釋孝?

話說回來,儒家言孝的色彩的確非常鮮明,單一場景似乎很難為孔子或儒家開脫。我們就援引《孝經》為證吧。

《孝經》是師生問答:曾子問孝,孔子作答。其中有這麼一段:

曾子曰:「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孝經.諫諍》

我私心揣測,或許這就是後世「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變形的「由來」?曾子問老師:「兒子對父親的要求言聽計從,百依百順,這就是孝了吧?」

猜猜孔子的反應。

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孔子氣得跳腳。「你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他停了一會兒,大概得等氣消了,這才繼續說: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親如父子,發現老父犯錯,作兒子的當然得想方設法糾正,這才是孝,這才合義!

夠顛覆我們的認知吧!

先別取笑曾子固陋不通,人家好歹是個真正的孝子。大名鼎鼎的「嚙指痛心」,家裡來了意外的訪客,母親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對準自己的指頭狠狠咬下去。這種巨痛居然秒傳到曾子身上,他心下一驚,猜到母親有事,立刻飛奔回家。

母子連心,未必是怪力亂神。我自己身為人母完全理解那是怎麼回事。可我也得慚愧地承認:母子連心,通常是母親比較容易感應兒女,作兒女的能夠感應母身的終究有限。

曾子出於至誠的至孝讓他可以即時感應母親的痛,大概也因為如此,《孝經》一書,孔子對「孝」的詮釋全是對曾子言說的。

儒家講「孝」大過講「慈」,你知道為什麼?

不論後世如何曲解,孔子本身教導的人倫準則,全是雙方平等互惠的。父子關係,也就是當代的親子關係,是「父慈子孝」,父母關愛兒女,兒女孝敬父母。

儒家講「孝」的比例的確大過言「慈」,因為認為父母對兒女能「慈」是動物普遍具足的天性。方才提到母子連心,母親連子更容易的關鍵就在母親愛兒女通常大過兒女愛母親。人類如此,動物亦然。

天生就會的不需用力,不會的才需後天養成。

本能無須後天教育,天生就會。父母慈愛兒女原是動物普遍存在的本能,不需調教;兒女在成長後知道回饋父母,未必是本能,這才是後天教育用力之處。

認清這點,就不難理解,世俗印象中,儒家言「孝」大過言「慈」,其實是基於此一背景,非常的人性。

shutterstock_1760943077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如何理解李安的「箴言」?

回頭重新審視李安提供的箴言。

「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

我不教小孩「孝順」,只要他感受到愛,同時也愛我就夠了。

把「孝順」解釋為「把生命的主導權全數交給父母」,當然是「過時的觀念」。說句公道話,那從來就不是孔子這等大儒的本意。

「只要他感受到愛」,傳統語彙就是「父慈」。

「同時也愛我就夠了」,傳統用語是「子孝」。

「愛」是「孝」的本質。從父對子的角度說是「慈」,從子女的一方出發,那就是「孝」。

孝的本質就在愛。

「孝」原本建立在「愛」的本質。什麼是愛?絕對不是相互綑綁,更不是父母單方的予取予求,自以為是兒女生命的創造者,從而企圖變成兒女生命的主宰。最理想的父母之愛,正像老子說的: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道德經》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