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不再去远方 家乡就是好地方
“叮铃铃……”下午四点半,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河开发区的再去安徽盛世高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里准时响起了下工铃声,工人方传明关掉机器,家乡与同在厂里上班的好地妻子一起骑着电瓶车回家。 10分钟后,业不远方夫妻俩几乎与上幼儿园的再去儿子同时到了家。 “妈妈!家乡今天老师表扬我歌唱得好!好地”见到母亲,业不远方孩子高兴地讲起在幼儿园的再去经历——每天下班回家能看到孩子的笑脸,是家乡方传明夫妇平凡日子里的幸福期盼,而不断加速的好地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让这一切变成了现实。业不远方 安徽来安县汊河镇距离江苏省会南京江北新区13.5公里,再去地缘相连让两地建立起了天然的家乡联系。2015年,新婚不久的方传明夫妇前往南京打拼。为了节约开支,夫妻二人租住在江宁区一间20平方米的房子里,孩子出生以后只能在老家留守。 “当时汊河大桥还没通车,回家一趟要坐地铁,转两趟公交车,再打出租车,每次周五晚上到家的时候,孩子都已经睡着了,周一再趁着孩子没睡醒时偷偷走。”方传明说,那时夫妻俩半个月回家一次,每次离开孩子,妻子都会默默流泪。要是孩子生病了,他们更是心急如焚。 随着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夫妻二人动起了回乡的心思,细细了解下来,方传明发现家乡汊河这个小镇早已成了一个产业发达,配套齐全的“小城市”。 汊河自古便与南京同饮一江水,地域相连、人缘相亲。自2009年入选省级经济开发区,汊河经济开发区在册的563家企业中,有接近一半的企业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其中,汊河新区内80%的企业来自南京,平均每天有近5000个南京人到汊河上班,28000辆车来往两地,汊河每天向南京输送蔬果120吨。 最终,方传明夫妻选择了盛世高科。盛世高科是一家南京企业,在2011年,因为业务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原先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生产需求,企业干脆从南京迁至汊河经济开发区。 “当初回来主要是陪孩子,没想到家乡的工资已经这么高了。”在新单位,方传明干的还是数控铣床的老本行。工种不变,收入却增加了,每个月工资七八千元,妻子还在厂里当起了仓库管理员。省掉了租房、交通等额外支出,家庭生活质量不断上升。 每到周末,方传明都会开上小轿车,带上家人去南京逛逛。回乡生活让方传明切身体会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如今,来安引入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与南京6家三甲医院开展合作,2017年,来安县第二人民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挂牌的南医大附院滁州分院落户汊河经开区。此外,来安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560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了医保跨省结算。 家门口有好工作、好医院、好学校,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汊河人做出了和方传明一样的选择——回乡务工,甚至越来越多的南京人也到汊河来工作——汊河4000多名企业高管和高技能人才来自南京,科技创新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 “我不用再去外地找工作了,家乡就是个好地方!”谈到未来的日子,方传明笑了,笑得朴实又充满希望。(记者 马荣瑞 通讯员 苗竹欣)就业不再去远方 家乡就是业不远方好地方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4-19 16:15:17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跳最疯的舞,蹦最“老”的迪:叛逆老人活在沈阳劳动公园
- 00后追的广播剧,比好莱坞还刺激
- 家乡受灾特警救出三人却没能救回爸爸、妹妹,他跪地磕头后继续救援|泸定“9·5”地震
- 被关7年,他在牢里写出《周易》,成为中国古代算命学的创始人
- 寒假将至,全国妇联等16部门部署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 三面点火,美国在亚洲策动盟友,要上演围魏救赵吗?
- 深圳房东花2万为60余租户发月饼过中秋,房东:深漂不容易
- 泸定地震震中在海螺沟
- 2024年研招复试调剂服务系统8日开通,建议考生错峰报名
- 英国环保组织一夜给600辆车胎放气,宣称“为拯救生命而进行破坏是合理的”
- 家委会通知送老师2280元礼物,一家长拒拍马屁,被其他家长逼退群
- 大爷大妈放生矿泉水,路人劝他们送爱心水点遭怼:别影响我的诚心
- 民政部:四川芦山7.0级地震死亡失踪人数上升至208人
- 阿迪达斯出价10亿美元收购Yeezy,但侃爷正和品牌决裂
-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极端天气阻碍防火灭火
- 袁隆平曾拒5千美元月薪留在国内
- “铁拳”行动 | 福建莆田公布网络餐饮整治典型案例
- 两只狗在操作台偷吃,商家当没看见,丧良心
- 菜鸟月薪4万招“家具送装师”,背后是一个万亿级市场
- 鄱阳湖正式进入极枯水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